本月杂志

2024年第5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科学定位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孙 明 日期:2014-03-28 16:26:4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近年来,有的地方在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中出现的“唯票唯分”“凡提必竞”“高分低能”“选上的用不上”等情况,表面上看是实践层面的操作偏轨,但根源却是认识层面的思想偏差。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首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竞争性选拔方式的科学定位,关键要做到“六个准确把握”。
  一、准确把握用人方向的原则性和偏差性。竞争性选拔方式通过竞争的手段、民主的路径选任干部,最终目的仍然是选出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其核心仍然是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不动摇,其关键同样是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不偏离。但从实践来看,竞争性选拔更多地侧重于考查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导致擅长考试的人占有先机,埋头苦干、实践能力突出但理论素养不高的干部明显处于劣势,在干部中容易形成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导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难以首先得到坚持和体现。同时,按照竞争规则也确实存在“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的倾向,容易造成用人导向出现偏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探索竞争性选拔中党管干部的有效实现形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仅要管方向、管制度,而且要管资格条件的设置、程序的确定和实施、关键环节的定夺,保证竞争性选拔健康有序、稳妥可控;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看本质、看主流、看品行、看业绩、看公认度,在考试测评、考察考核、综合研判等环节充分体现重德行、重能力、重实绩、重民意的导向,从制度设计上坚决防止选人用人方向出现偏差。
  二、准确把握选拔职位的适用性和排斥性。竞争性选拔方式因优势和不足并存,在职位选择上既有一定的适用性,也有相对的排斥性。就选拔干部类别而言,委任制干部主要适用实绩晋升原则,可以增加一定的竞争性,而选任制、聘任制干部采取竞争性选拔则比较适宜。就选拔干部结构而言,一般干部是否通过竞争性选拔,可根据后备人选储备情况而定,而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等领导班子结构性人选属于有限竞争,一般应采用竞争性选拔,以增强说服力。就选拔干部程序而言,正常选拔不一定都要通过竞争性选拔,但破格提拔属于非正常提拔,不仅关注度较高、容易引起质疑,同时也可能出现违规行为,最好采取竞争性选拔,以提高破格提拔的公信力。就选拔干部层次而言,高层次领导干部、一把手需要经过台阶式历练、长期考察,对他们不宜采取竞争性选拔方式;而低职级干部因储备充裕,则可采取竞争性选拔,用必要的竞争促进他们快速成长;后备干部最好采取竞争性选拔,这样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发现人才,有利于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竞争性选拔的适用情形,分清可以用、应该用、必须用、不能用等不同情况,合理把握竞争性选拔的“度”。如果没有合适人选,或者符合条件的人较多而难以做出选择、人选意见不易集中,或者是紧缺性专业人才、结构性人选,可采取竞争性选拔;如果有符合条件的人选且人选意见比较集中,一般不进行竞争性选拔。
  三、准确把握评判标准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竞争性选拔坚持的仍然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德才兼备”是对干部个体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