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从权力的扩张性谈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 挚 日期:2014-03-17 17:11:49
dash;—进出自由
  有人说,在中国,制度很忙。不断推出的制度令人目不暇接,但一方面制度的供给总量过剩,另一方面真正管得住权力的制度不多,最形象的说法是制度犹如牛栏关猫——进出自由。因此,必须遵循制度建设自身的规律,在制度设计和制定完善上狠下功夫。
  制度要由碎片化走向体系化。我们所说的制度建设,并不是简单指某一项、某一具体的制度和条款,而是指由一系列严密的规则设定和刚性的执行保障组成的制度体系。用零敲碎打的办法进行约束,就好比堂吉诃德用长矛战风车,远不足以把权力关进笼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只有这两个体系共同发挥作用,“两轮齐转”,才能推动廉洁政治的实现。要围绕构建权力运行体系完善各项制度,使权力授予、行使、监督全过程都有制度规范。要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方面制度。不同领域、不同位阶、不同效力的制度之间要相互衔接、相互匹配、相互适应,让制度笼子的“焊点”严密而牢靠;各项制度间应不重不漏、各司其职,让制度笼子的“构件”协调而结实,最终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升级版”制度体系。
  制度要由空心化走向具体化。现有的制度很大一部分存在内容空洞、要求空泛、执行空转的问题。凡是具体的,其可操作性就强;凡是原则的,自由裁量的空间就大。要突出制度的标准性。世界上一些清廉国家防治腐败法规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具体量化的标准,让每个公职人员都能“对号入座”。比如芬兰规定,公职人员接受礼品不得超过24美元,按芬兰物价水平,餐馆里一杯白开水需5美元,这样一来,请公务员喝白开水,也要数一数喝几杯才可以。我国新颁布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公务接待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标准,甚至对配发洗漱用品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堪称我国反腐倡廉制度的经典文本。要突出制度的实用性。制度最忌面面俱到,实则大而化之,不痛不痒。要坚持急用先立、立则可用,宁可把目标设置得小一点、准一点,简便易行,不烦琐、好监督,这样从浅到深,由易到难,更能有的放矢,取得成效。
  制度要由“终身免检”走向“定期体检”。现在有些反腐制度本身就不够廉洁,是部门利益的产物,为部门权力的扩张、滥用、卸责提供合法性依据。要建立制度评估的长效机制。通过审查评估,过滤掉不廉洁的制度,防止制度“带病上岗”,更要让那些试图维护部门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的制度领不到“准生证”。要重视制度实施后评估。制度实施一定时间后,对执行情况进行客观调查和综合评价,并对制度进行“小病小治”“大病大治”,防止只管制度出台、不管执行效果如何的倾向。要重视制度的清理和废止。制度应当少而精,制度泛滥也是一种灾难,要定期对制度进行集中清理,将那些不适应、不管用的制度及时淘汰,使制度笼子“纯度”更高,更有公信力。
  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钥匙不能放错口袋
  有一则寓言故事,山中一只老虎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引起百兽不满,一致要求这只老虎进笼子里去。老虎便装模作样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