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密室政治”的合法性危机与领导方式的转型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苏良书 刘 伟 日期:2014-03-17 16:54:59
旧有的统治模式已经不合时宜,传统管理模式也需要革故鼎新,建立在统治与管理模式基础上的“密室政治”注定走向死胡同,因而,探索一种新型的治理型领导方式,已成为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
  1.从“包揽一切”向“总揽全局”转变。全能型政府的管理模式必然导引出“一元化”的领导方式,要求领导“包揽一切”,通过直接掌握人、财、物的实权来进行领导。实践证明,这种领导方式使领导陷入了各种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之中,分散了其对重大方针政策的注意力,容易导致重大决策失误。而且,由于领导“包揽一切”,权力太大、太集中,缺少外部的有效监督,也容易滋生腐败。国家治理则要求领导采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方式。一方面,领导要立足于大局,把握方向,集中精力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领导要从对人、财、物的直接掌控转向凭借公信力来领导。
  2.从主要依靠政策向主要依靠法律转变。彭真曾指出:“在战争时期,党也好,军队也好,群众也好,注意的是党的政策。一件事来了,老百姓总是问,这是不是党的政策?”“那时,只能靠政策。”(彭真:《论新中国的政法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61页)在革命时期,为应对战争的风云变幻,采取以政策代替法律的领导方式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但当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之后,继续只凭政策办事而忽视法律,则会阻碍民主法治的进程。政策往往随着形势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能凸显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灵活性,也为内部决策、秘密决策的“密室政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而法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强调稳定守成的社会秩序。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表现为由立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规则,必须是公开的。当前,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领导方式一定要从主要依靠政策向主要依靠法律转变,从眷恋“密室政治”向增强政治公开透明转变,从而充分发挥规则公平的效用,为增强社会活力提供制度保障。
  3.从经验决策向科学、民主决策转变。革命战争年代,领导决策的重心是如何打赢每场战争。战争的紧迫性要求领导干部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当机立断,做出决定,这为“密室政治”的决策方式提供了条件。而今,领导决策应该从经验决策转变为科学、民主决策。一方面,和平时期国家建设任务繁重,涉及面广,各方面的工作性质与战争有所不同,仅靠经验远远不够;另一方面,新时期的大部分决策不具有战时的紧迫性,许多规划是中长期的,许多蓝图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这时的领导决策就需要充分考虑民意价值与民众的意愿,要群策群力,充分吸收专家的意见,这样决策才能做到客观公正,才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4.从依靠硬办法向注重软方法转变。从统治到管理再到治理的过程,是民众从被统治、被管理的对象到治理主体的过程。统治模式下,民众是被统治者,统治者经常采用血腥、高压的硬办法来实行统治。管理模式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也是被管理的对象,相应地,带有控制、刚性、惩罚等强硬特点的领导方式也大量存在。而在治理模式下,人民既是国家的主人,也是治理的主体,官员治理与民众治理并驾齐驱,这时候,领导方式就应该从原有的&ldquo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