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改革的关键:领导利益合理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王雪峰 日期:2013-10-25 17:20:22
并不一定会导致不公正的结果,但这种程序却是不公正的。正如法学中认为程序公正是保证实体公正普遍存在的条件一样,领导利益决定机制不公正,就无法保证领导利益是合理的。
  领导利益监督机制针对领导利益是否受监督、监督是否制度化和科学化等问题。任何权力失去监督最终必然走向腐败。因此,对于领导利益不仅应该监督,而且应该制度化地监督。我国在这方面应该注意三点。其一是形式上的公开、公正。只有公开才可能公正,只有公正才会公平。公平不等于绝对平均,而是在现有文化的氛围中得到大家认可。为此,大家必须首先知道领导利益计算、决定和运作中的所有细节。不公开领导者的收入实情,再公平的收入也会披上一层灰色的外衣。其二是内容上的制度性反腐。这种制度不仅应该针对权力寻租这样典型的腐败,而且还应该针对特权攫取和垄断摄取。例如制定严格的特支费审计办法、制定可操作的反垄断法、制定国有企业面向财政的收支两条线制度、制定官员进入企业与公务员脱钩的制度(大型企业经理人的高收入是与企业的高风险相匹配的,如果用公务员的稳定性抵消企业经理人的风险,高收入就成为不合理)等。其三是内容上对便利条件的适当监控。在我国,领导者把公务条件用于个人或家庭所需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众的不公平感。
  领导利益纠错机制针对有没有人纠正领导利益中的错误、由谁来纠正、如何纠正等问题。有错不纠必然导致错误泛滥。纪委的纠错是必要的,但除了这类内部纠错外,还应增强具有权力制衡作用的外部纠错制度。
  在人生观与品德方面,应该大力提倡符合人性实际的领导人生观和相应的领导品德。道德乌托邦的那种“毫不利己”的人生观连这种理论的提出者自己都做不到,它除了搞乱人的思想之外别无作用。面对人性实际,正确的领导人生观应该是“适度舍弃”的人生观。其基本理念是:以放眼长远的思维方式对待自身利益,适度舍弃一些合理合法的当前利益,努力优化人生环境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人生观基于这样一种事实:每个人都生活在周围人之中,过于计较当前利益就容易与周围人发生冲突,从而阻碍自己的长远发展,失去更多的远期利益。
  “适度舍弃”的人生观要求领导者不仅不能去获取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利益,而且对于合理合法的利益也不要过于计较,在发生或可能发生利益冲突时适度舍弃一些合理合法的利益,以此搞好人际关系,并在别人把时间、精力用于利益算计、利益争斗时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尤其是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在社会财富比较充裕的情况下,适度舍弃一些利益不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而领导者能够这样做,威信就会大大提高,所开展的领导活动就会比较顺利,所领导的社会或组织就能较好发展并获得较多的整体利益,领导者最终获得的个人远期利益也会多得多。
  与“适度舍弃”的人生观相应的品德主要是自敛,即自我克制——廉洁、谦让。领导者应该具有用廉洁遏制贪欲、用谦让对待争斗的品德,这是身正服人的关键。有了这种品德,其他对于领导者同样十分重要的品德才能有基础。“适度舍弃”的人生观和自敛品德构成的自我约束,需要高层领导者的率先垂范与大力倡导,并需要适当的制度例如与之相适应的领导者产生与退出机制等予以保障。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