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县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问题、成因与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冯志峰 日期:2013-09-03 18:15:38
相结合的官僚主义。一般来说,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要建立在民主科学决策的基础上。但是,县域范围内的一些具体问题,具有很大的弹性,还有些问题受上下左右各种非常规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难以按常规进行决策和运作。同时,很多事情需要县委书记随机拍板,还有些事情虽然履行了民主决策程序,但是非利弊暂时难以分辨,县委书记就需要有一点“一言九鼎”的权威,在关键时刻敢于力排众议,提出正确决策。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县委书记一般都会采取“两手并用”的策略,既充分运用“阳谋”,尽量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不计较,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又会根据班子具体情况,有限度地采取“阴谋”,实行有拉有打、欲擒故纵、法外施恩等手段,感化或降伏县委班子中的对手,以打开工作局面。
  3.勤:务实和务虚相结合的形式主义。为整治“庸、懒、散”的工作作风,县委书记既要坚持务实,也要善于务虚。“务虚”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理论宣传工作,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上级指示;二是指形式主义之类的不良风气。目前,对县级政权的考评项目过多过滥,而且达标要求偏高偏全,导致各县的补课升级、突击迎检、虚报浮夸之类的行为尽管屡遭谴责,却愈演愈烈。大量事实表明,对各类达标评比活动,县委书记既不可能,也没必要事事较真,但又不能置之不理,往往采取真假相伴、虚实结合的办法,去争取尽可能好的成绩。“以点带面、两点一线”,是县委书记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按理说,抓点的目的,是为了带动面上的工作,推广典型经验。这种典型培育模式的严重弊端,身在其中的各级领导当然不会不清楚,但在“对上负责”为主导的体制下,很少有人能够跳出这种模式。
  4.绩: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机会主义。多数县域存在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慢、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困难和问题。在上级责任目标考核和兄弟县市“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巨大压力下,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靠招商引资和项目拉动。由于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各地执行国家政策的机动性、灵活性也比较大,因此,就形成了各地争抢项目、抛售优惠政策的乱象。争取国家项目资金,也一直是县委书记的兴奋点。随着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特别是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的加大,各县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以致违规“越线”请吃请玩、送物送钱或为其特定关系人办事的行为很普遍。另外,为确保稳定,为免受一票否决之类的问责或追究,县委书记一般经常采取一些“饮鸩止渴”方式。如,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围追堵截,软硬兼施地驱散上访群众等。
  5.廉:宽厚和严厉相结合的好人主义。多数县委书记在对待腐败问题上,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权衡三个方面的利弊得失。一是权衡社会舆论的潜在影响力。因为贪婪腐败不但被群众唾骂,而且会被干部们藐视;但严守纪律则可能造成“水至清则无鱼”的后果,出现“廉政尴尬”。二是权衡个人及家庭收入、生活水准。聚敛财富,可能埋下巨大隐患;两袖清风,则可能比普通百姓还要清苦。三是权衡违规的风险。随波逐流的轻微犯规,即使被查,也容易过关。所以,把握中庸的“廉洁度”成为多数县委书记的选择。如吃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