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论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弱化表现与提升路径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时 伟 日期:2012-12-03 17:01:02
局的形成,各级地方政府拥有越来越多的自身利益,决策时往往无视中央政策和市场规则,更多地考虑地方利益和自身政绩,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甚至为本地企业的制假贩假行为充当保护伞。这些都会使公众对政府的行政绩效产生怀疑,损害政府的声誉和形象,削弱政府的公信力。
  4.政府资信公信力弱化。政府资信公信力弱化是指公众对政府渠道传播的资信信任程度下降。本质上,政府也有自己的利益和能力局限。在很多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相关地方政府或是作为利益的相关方出现,或是虽为非直接的利益相关方,但出于家丑不外扬的心态,故意瞒报、漏报,被媒体曝光后又随意找借口敷衍塞责。政府资信不透明,隐瞒事实、封锁消息,造成主流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总是滞后或回避不报,这就为小道消息或谣言的传播提供了空间。一些公众也已形成宁愿相信网络上甚至境外媒体的报道,而不愿相信主流媒体的报道的习惯。这不仅对上级掌握正确信息以进行正确决策不利,而且对社会公众及时掌握和应对迫在眉睫的风险也不利。公众对官方信息持怀疑态度,不听从政府的安排,造成政府工作的被动。
  三、当前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选择
  1.强化行政道德,建设诚信政府。“政府及其公共行政发展的唯一正确的方向是走道德化之路,只有道德化才是解决当前政府及其公共行政中所有问题的根本”。政府工作人员的公仆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树立行政责任意识,必须紧密联系群众,为老百姓办实事。缺少对广大群众的责任心,就不会有较高的威信,讲话就没人听。因此,行政人员要增强自律意识,树立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至上的理念,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从管理导向的观念转变到服务导向的观念上来,以诚实的言行去树立自己的形象和维护政府的形象。要推行公共服务承诺制,建立政府信用评价机制,将诚信记录作为公务员考核、任免的依据。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坚决反对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要大力推进勤政廉政建设,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行风建设力度,建设一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2.建立问责制度,建设责任政府。现代政治要求必须对政府官员问责,问责制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制度保障。要合理而明确地界定行政责任,理顺政府部门职责分工,健全岗位责任制,依法规范问责主体行为,落实对政令执行不力的责任追究,落实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责任追究,落实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行为的责任追究,落实对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不力的责任追究。要相应地建立起严格、规范的奖惩制度,包括反省、诫勉、弹劾、引咎辞职等制度,使政府整体上提高责任感。要努力形成权力运行监督机制。问责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规范制约权力运行,建立健全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体制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施问、有错必追究的工作机制。
  3.创新政府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理念产生恰当的行为。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急需创新政府理念,使行政人员在思想观念上完成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逐步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明确政府机关是向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公共部门,是和企业法人、社团法人平等的机关法人。服务型政府要求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