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构建权力滥用与监管不力制约机制探讨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张丽红 日期:2012-11-19 16:01:33
惩罚功能,抑制权力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
  4.防止利益冲突原则。权力运行领域的利益冲突是可能导致廉政风险和腐败发生的重要原因。掌握一定公共资源的人在分配和使用公共资源时没有正确处理好私人利益与公共职责的关系,就会使权力异化,并具有较大的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一是通过事前防止和动机抑制,降低人们对腐败的容忍度,降低廉政风险;二是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细化行为规范,明确能为与不能为的界限;三是通过制度、规则等他律的形式促进自律,增强为官、为政的责任意识,以有效的制度执行力塑造公共权力代理人的公信力。
  二、权力制约与监督的现状
  (一)基本运行模式
  从管理学理论上讲,党员代表大会和党委常委会的决策权是结构化决策权。这种决策权的行使可事先规定明确的决策规则,由于决策规则明确,可以根据习惯或标准的规程做出决策,所以又称为程序化决策。而党委常委会的决策权,即执行机关在权力运行中行使的决策权,属于半结构化决策权,它有常规的结构化决策,有章可循;还要决策处理一些突发的新事物,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决策者往往凭自己的经验、学识和创造力做出直觉判断,或用探索法、经验规则和反复试验的办法做出决策。因此,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学识、经验、直觉、判断力、洞察力、个人偏好和决策风格等)对各阶段的决策效果有相当大的影响,往往是决策者根据掌握的情况和数据临时做出决定,这就涉及自由裁量权的问题。
  (二)权力运行存在的问题
  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总体上是协调的,与党的建设和领导工作总体上是适应的,相关的制度和规定,也是行之有效的,但这些制度和规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存在不少漏洞和相互脱节的现象。这对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领导工作、教育管理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1.关于决策权。按照党章的规定,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党代会、全委会、党委常委会的决策权限都有明确的规定和划分,各地也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这些规定既包括决策权,也包括执行权。
  2.关于监督权。从目前行使监督权力的主体来看,人们只重视纪委、行政监察、审计这些专门的监督机构,而相对忽略了党代会、全委会对党委常委会的监督,忽略了决策权对执行权的监督。由于体制和机制的限制,纪委、行政监察、审计这些专门的监督机构难以平行地发挥监督制约功能,从而使监督体系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一是关于监督的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比例不高。二是来自党员和基层组织对上级机关自下而上的监督,以及来自广大人民群众和民主党派自外而内、内外结合的监督,也因缺少必要的渠道和具体制度的保障而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三是对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缺乏强有力的、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这是腐败滋生、蔓延而反腐倡廉难以发挥更大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权力主体的特殊性
  从权力主体角度看,各地的权力主体往往是多种权力集于一身,这些人握有政治资源、行政资源、资本资源等。当过多的权力集于一身时,各权力间的界限很难界定,由此难以对某项权力进行约束,这对防止利益冲突、制约和监督这些权力的运行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这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