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提高换届选任干部公信度的实践探索及启示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龚夏梅 日期:2012-06-04 15:27:18
进党政班子和人大、政协班子的双向流动,努力把人大、政协班子配成强班子;通盘考虑县、乡与市直、县直部门班子的配备,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基层干部到市、县机关和直属部门任职,选拔机关干部到基层历练,注意保持本地干部与交流干部的适当比例,科学合理地配置干部资源,从整体上增强了地方和直属部门班子的功能。重点选拔配合意识强、落实能力强、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具有丰富县(市)区工作经验的干部交流担任县(市)区政府正职,推进了换届期间的政策性交流。围绕产业项目、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发展等中心任务,综合考虑各地各部门实际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派一批专业干部交流任职,促进县(市)区之间、县(市)区与市直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推进了需求性交流。交流提拔了一批在经济建设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把一批长期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干部交流到市直部门重要岗位任职,推进了激励性交流。在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期间,市委共交流干部94人,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3.4岁,比换届前降低3.3岁,形成了优势互补、经历特长配套、老中青梯次衔接的合理结构,整体功能得到了切实增强。各县(市)区也重点交流了主要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努力打造干事创业新班子。全市62个乡镇党政班子共配备30岁以下年轻干部30人,比上次换届增加29人;配备女干部45人,比上次换届增加23人;党政班子平均年龄38.9岁,比上次换届降低2.2岁。
  要总结换届中统筹干部调整、交流的做法,不断加强对各类班子配备需求的预测分析,统筹全市干部资源,依据班子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和职责功能,有针对性地加大“轻、女、少、非”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成员来源、经历和年龄结构,大力推进干部交流。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局性、前瞻性、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集中调整充实后备干部队伍,为统筹干部资源奠定基础。
  四、不断巩固和扩大领导班子换届的严肃纪律成果,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防止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
  严肃纪律是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效措施。市委把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作为完成换届任务的强力保证、检验换届成效的重要指标,认真贯彻落实“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纪律规定。在提名推荐、考察、公示和选举等关键环节实行了“四个必须”举措:在召开民主推荐会议前,必须将《严肃换届纪律要求的函》送达参加会议人员;在民主推荐时,必须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掌握纪律要求情况;在换届考察时,必须将有无违纪行为列入考察公示和谈话内容;在会议选举时,必须组织代表、委员开展民主测评,真正做到换届工作进行到哪里,监督工作就介入到哪里。精心设计制作了7000多个严肃换届纪律“警示牌”和“提醒卡”,印发1万余封《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公开信》,发送短信4万多条,让所有相关人员把换届纪律要求摆在桌上、带在身上、记在心上。把换届风气列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各级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扩大权重比例,应用于班子实绩奖惩,对考核结果达不到标准的,实行一票否决。市委代表省委接受了中央换届风气督导组的检查,在“一个知晓率、三个满意度”测评中,知晓率达到100%,三个满意度均为99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