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推进党内民主的现实选择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黄 林 日期:2012-05-04 11:35:02
属感、为党兴党的荣誉感
  党员在党内本来就是权利的主体,具有主体地位。目前一些地方党组织还缺乏生机和活力,主要表现就是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不够,党员往往被党组织当做工作推进落实的执行分子、战斗分子,并且长期作为教育、管理、监督的对象,要求党员奉献、付出的多,但是真正从各方面给党员提供支持帮助、不断提升能力素质的机会却很少。作为党员,当然不能向组织索取,但如果组织上只是单方面让党员无限地作贡献,这也不尽合理,也很难持续发展。要为党的目标而奋斗,必须具有一定的素质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也是一个很现实的生存个体,也面临生存发展的竞争和挑战,党员要在社会上求得生存发展,进而引领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如果他的能力素质不能通过党内扶助得到有效的提升,反而总是比别人弱一头,那他何以谈得上在社会人群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马克思说过,忽视利益就会让你蒙羞,如果党组织不积极为党员的利益和发展着想,党员的积极性又从何而来?如果每个党员入党以后都能够在党内得到各种锻炼,让他们感到只要自己为党积极努力工作,就能得到很多工作机会、发展机会、学习机会、培养机会、提高机会,他们就会为此而感激党的关怀和培养,感到成为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迸发持久的热情和激情,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党作贡献,甚至作出个人的牺牲也心甘情愿、在所不辞——这也就是我们追求的党内富有生机活力的良性循环和生动局面。所以,我们党组织一定要关爱自己的党员,为党员的生存发展着想,努力为他们的发展进步、锻炼成长搭建平台、提供机遇。现在一些地方推行的“双向培养”制度很受欢迎,就是把优秀的生产工作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又把党员培养成优秀的生产工作技术骨干,这种培养方式让无论已经入党还是正在争取入党的同志,都能有机会提升素质,也确实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所以,我们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地提要求、下任务,也应该更多地强调服务理念,提倡“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员为社会群众服务”,只有服务到位了,党的一切活动才能够得到广大党员的充分理解、大力支持。
  七、高度重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融合发展的趋势,在实际工作运行中更加主动地加强统筹协调、相融互动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要体现执政方略,必须顾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绝对不能搞自我封闭。正因为如此,现在党内与党外、上层与下层民主的推进,基本上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很难界定清楚中间的界限。目前这种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和领导干部的选择日益走向公开透明。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身份已经不仅仅是党内职务,也是行政职务,不仅仅是管党员,同时也要管社会群体。对他们的选择提名,如果仅仅是在党内选择就太狭窄了,必须进行党外选择。乡村基层负责人搞“公推直选”试点就是如此,不仅要听取党内的意见,也要听取党外的意见,而且各占一定的比重。现在推荐领导干部不管是党务干部还是行政干部、社会干部,都要进行广泛的民主推荐。在民主推荐中也不再分党内党外,全部融为一体,只在正式选举时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