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如何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工作质量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丁 纯 日期:2012-02-13 11:58:38
dquo;推荐人选相对分散、推荐质量不高”等情况,实行定量推荐法,尽量规避优先推荐本地区人选、本单位人选、比较熟悉人选的不公正做法;推行署名推荐制度,体现推荐权利和责任有机统一,减少推荐随意性,督促推荐人员投出负责票、公正票,更好地避免感情票、关系票、弃权票,保证推荐人选的质量。三是要提供翔实推荐材料,解决“推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针对竞争性选拔中“信息掌握与推荐结果不对称”的情况,通过增加推荐对象的信息量、拓宽推荐人员的选择空间等措施,提高推荐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在推荐不同轮次提供不同信息材料,保证推荐人员能够全面了解推荐对象。第一轮除自然情况外,还要提供照片、奖惩情况、是否后备干部、家庭成员情况等内容;第二轮可以增加职位要求、面试得分及各要素得分排序等情况;第三轮提供考察预告、人选自然情况和工作简历。

  五、围绕“体现不唯考、不唯分、不唯票”,采用科学有效的综合分析研判办法。要既体现量化测评,又不简单地以考试分数和推荐票数取人,坚持综合分析和科学研判,实现精准比较、科学比选。一是坚持考试结果带入推荐环节。将考试成绩作为确定入围人选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笔试、面试成绩可分别带入推荐环节。改变笔试前6名入围的通常做法,可以确定前15名入围第一轮推荐。不根据面试成绩立即淘汰人选,可以让面试前6名全部参与第二轮推荐。不简单地根据考试成绩直接淘汰人选,可以有效降低考试成绩对选人结果的绝对影响。二是坚持推荐结果采取功效计分。为防止推荐结果产生过大影响,可以采取“功效系数法”,将推荐得票转化为分值,即:推荐得分=得票数÷有效票数×系数+基础分。设置合理的基础分和系数分,着力解决“推荐得票情况难以量化评价”的问题,可以较好地发挥推荐结果对考试成绩的修正、补充作用,实现分数与民意有机结合。三是坚持综合评价实行量化评估。合理设定量化评价的指标内容,科学确定考察对象的测试成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等各项指标的权重,对后备干部、受表彰奖励情况、关键时刻突出表现、重大贡献等予以适当加分,全面衡量考绩与实绩、口才与口碑、临场表现与一贯表现,妥善处理分数与能力、票数与实绩、个人素质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关系,形成准确、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

  六、围绕“确保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组织开展人岗匹配度评价。坚持将人岗匹配度作为竞争性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尺,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选上的用不上”情况,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公信度和满意度。一是要分层分类组织任职资格考试。逐步变考具体职位为考任职资格,定期按照党政综合类、经济类、政法类、社会事业类、群团类和专业技术类等不同类型,分设正处职、副处职、正科职、副科职等不同职务层次,组织任职资格考试,入围者获得相应类别职位的任职资格,3年内有效。当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组织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进行面试,从中择优选拔。二是要科学准确评价适岗能力素质。对进入考察程序的人选开展适岗能力素质评价,建立适岗能力素质科学评价体系,细化选拔职位所必备的党性修养、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实践能力等基本要求,对在相关岗位、相近岗位的实际能力、工作业绩作出准确评价,科学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