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选拔县(市) 区政府正职的探索
县(市)区长、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市直单位正职等200余名干部进行一对一谈话,详细了解后备人选德、能、勤、绩、廉情况,特别是掌握干部的缺点和不足。市委组织部对后备人选一线历练、综合调研、推荐考核等情况进行综合,提交市委常委务虚会研究讨论,之后召开市委常委会确定初步人选,向省委建议作为县(市)区政府正职考察人选。
二、突出特点 这次竞争性选拔县(市)区政府正职考察人选是“一评三考”选拔后备干部的延续和拓展,是落实省委“五重五不简单”的新探索、新尝试。与以往采用的选拔办法相比,有四个突出特点。 1. 一线历练、集中调研——考准能力素质。这次竞争性选拔把工作实践作为检验和考察干部的主考场,紧紧围绕县(市)区政府正职的岗位要求设计能力考评体系。在重点项目一线历练过程中,考察后备人选破解复杂问题、推动重点工作的能力;遴选的时间确定为半年,拉长竞争“跑道”,让干得好的出得来。难点问题综合调研涵盖城市建设、安全生产、息访息诉、组织协调、工作谋划等多个方面,考察后备人选的视野思路、组织协调、语言与文字表达等能力,让综合素质高的选得上。后备人选通过深入基层搞调研、结合实际理思路、即时独立写报告,既展示综合素质,又丰富工作阅历,得到全面的岗位能力培训锻炼,加速成熟成长。这次选出的人选,干部群众普遍认为是能力突出、比较全面的干部。参与的后备人选都反映,通过这次选拔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高强度、全方位锻炼,能力水平有明显提高。 2. 自我推荐、领导选荐——促进团结和谐。这次竞争性选拔实行分层推荐。设置自荐环节,让后备人选结合自己的学历、经历和能力特点,选报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职位,更加尊重干部个体的选择权、发展权;设置县(市)区委书记署名推荐环节,让一把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搭档,更加尊重其建议权;设置领导定向推荐环节,让市级领导在了解后备人选的基础上,为其选择最适合的岗位,进一步扩大了领导集体在干部选拔上的民主;设置谈话推荐环节,大范围征求干部意见,更加注重公论、注重群众基础。选拔调整统筹考虑上述因素,较好地实现了组织意愿与个人意愿的统一,形成了知识、能力和气质互补的县(市)区领导班子结构,在增进班子团结、形成工作合力上取得了新的进步。 3. 注重实绩、注重公认——倡树正确导向。这次竞争性选拔把后备人选派到重点项目一线历练,在急难险重工作中考察干部,在解决民生问题中识别干部,在维护稳定中检验干部,把工作实绩作为比选的标尺,重用实绩突出的干部,鼓励干部到任务重、矛盾多、困难大的地方干事创业,倡树了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通过综合调研,多维度考察干部的综合素质,重用视野开阔、思路清晰的干部,倡树了注重学习、注重素能的用人导向。扩大干部推荐的范围,增强参加推荐人员的关联度,分层次多次进行推荐,优先使用推荐集中干部,倡树了注重公认、注重公论的用人导向。 4. 激发活力、凝聚智慧——推动中心工作。通过历练承诺,增强了后备人选干事创业的压力动力,激发了他们创新进取的激情活力,使他们成为市委、市政府克难攻坚工作一线的“突击队”。对市委关注的难点问题进行调研,促使后备人选站位全局,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