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以“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王善平
日期:2011-11-23 10:46:45
大师,也绝不是全知全能之辈,他们虽然长于学术理论之贯通,却往往短于实践技能之会通,万难包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之重任。因此,奢望圣人式的天才、全才来治国实为大谬,而指望财经专才搞好全面建设,也是典型的现代造神运动。 无论是克罗格曼式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还是盖特纳式的德才兼备的财经高官;无论是格林斯潘式的善于宏观调控的财经天才,还是佐利克式的善于全球监控的银行领袖;无论是沃伦·巴菲特式的善于投机炒作的金融大鳄,还是比尔·盖茨式的善于实业致富的工商奇才,或是拉里·佩奇式的善于网络暴富的网络英才,都只是经济专才而已。全面小康社会之建设,不能全指望经济专才,而须仰仗政治专才、文化专才、社会专才、生态专才,让政治专家搞政治建设,让文化专家搞文化建设,让社会专家搞社会建设,让生态专家搞生态建设。否则,任由经济专才包办一切,全面小康社会只能是空中楼阁。为此,当务之急,应尽快在五类专才之间建立和而不同、良性互补的“包容性竞争机制”,彻底解决竞争与和谐的矛盾,建设兼顾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全面小康社会。 关于现代社会发展,历来有三大流俗偏见。其一,能力本位与关系本位对立,能力本位促进社会发展,关系本位则导致社会衰败。其二,竞争与和谐对立,若无竞争,就无发展,但凡开展竞争,又必然导致对抗。其三,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对立,实质正义可遇而难求,因此,理应暂时搁置实质正义,转而先求实现程序正义。 其实,这三者都是错误的。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或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是热爱社会交往的政治动物。换言之,关系大多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交往中得来的,搞关系本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重大政治才能,正如搞外交乃是政治家区别于普通大众的重要政治才干一样。动物依靠先天本能生存,人则以后天能力为本位,关键在于,能力是多元、流变的,不同时代和社会的核心能力是有重大差别的。 在古典时代,无论是权位资源、信息资源,还是自然资源、商业资源,全部都由官府掌控。所以,古典社会既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又是一个关系本位社会,一个以搞关系能力为本位的社会,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以搞好官府关系的能力为本位的单向度社会。人人都极尽所能地考官、跑官、要官、买官、当官、升官,或者退而求其次,想方设法地跟官府攀上关系,四处请托、逢迎拍马、攀龙附凤,即便不幸沦为“士农工商”等四民之末的商人,若能弄个“红顶商人”当当也好。古谚曰:“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帝王是老大,即便铁齿铜牙纪晓岚式的一流人才,也只是高级皇奴而已。故而,无论是以《二十四史》等正史为证,还是以《儒林外史》等野史为证,如此以搞好官府关系的能力为本位的权能至上社会,必然导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褊狭性竞争”,必然加剧人格和社会的势利化、畸形化、官本位化。 在现今时代,除了权位资源外,其他资源都主要由市场配置,政府只管“第二次分配”。因此,现代社会既是利润为本的社会,也是“财能本位”的社会,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以创造、炒作、聚敛财富等“财能”为本位的单向度社会。在现代社会,资本家才是老大,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