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以体制性改革奠定作风变革的坚实基础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曹 英 日期:2011-09-22 17:01:45
折感导致态度恶劣、自我评价与道德感降低,而利益矛盾则是社会成员产生这种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政府是行政部门,其权力结构是层级化、命令式的,上级与下级、领导与群众间必要的等级差异有着激励作用,便于政策贯彻,但是,资源分配的不公正却极易造成系统成员对系统产生怀疑、鄙视、厌倦、愤怒等负面情绪,进而形成消极态度、恶意情感与恶劣评价,并会产生移情倾向,迁怒于他人。因对权力的厌恶却以权力之杖对待他人,是基层政府官员行为恶劣的内在逻辑。
  系统内成员的利益诉求,体现为权利实现,不仅是物质权利,诸如福利待遇、工资奖金、住房、晋升等资源配给,还包括民主参与的政治权利与个体尊严权利。民主权利与个人尊严得到尊重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民主权利是通过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体现成就感、幸福感,尊严实现是个体得到尊重欲望的满足,都是系统内成员产生积极行为、态度的必要条件。
  (二)建设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构建改革的基本环境
  组织文化建设是体制改革、作风建设的基础,主要是通过建立体制内的价值共识,形成系统内成员对领导与整个制度规则的认同,强化职业意识,以提升组织成员对职业、组织与领导的认同感、归属感,形成组织权威。
  政府系统的组织文化,具有五种功能,一是导向功能。权力精神与价值观念成为组织成员共同的信仰,并以道德的、理性的、正义的观念消解不合理的价值观念,引导组织成员的价值取向、行为取向,使之符合组织所确定的目标。二是约束功能。组织文化氛围、团队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构成共同的团队意识、社会舆论、生活习惯和组织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形成“组织文化场”,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团队心理压力和动力,从而产生自我控制。三是凝聚功能。以共同价值观、组织共识引导官员实现道德规范群体化,使其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认同感,乐于参与组织事务,发挥各自的潜能,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四是激励功能。系统内成员得到平等、尊重的尊严感后,激发出对体制的认同、领导的信仰和制度的忠诚,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从而自我激励,形成持久的驱动力。五是辐射功能。以体制内的组织文化建设为内核,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辐射和传播,树立政府机关的整体性良好形象,并推动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
  组织文化的建立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确立以人为本的信念,包括公正、正义的组织目标,积极、互助的组织精神,进取、宽松的组织风气,正直、诚实的组织道德,以人为本的组织哲学。另一方面是强化组织内成员的日常行为文化建设,即在日常工作、娱乐、人际交往中所体现的工作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模式等文化特征,养成良好习惯,注意言行举止的规范化、人性化,防止组织内成员的社会化、痞俗化甚至黑社会化;注意日常交往的正常化,防止过度的权贵化、富贵化;注意生活的普通化,防止过度的奢华、腐化、堕落;建立家庭互动网络,以单位集体活动替代过多的社会活动等。
  (三)强化体制外的舆论监督,形成体制改革的制度性保障
  权力必须接受制约与监督,这是防止权力腐败的基本原则。权力监督体系既有内部的本体监督,也有外部的异体监督。在体制改革时,外部监督方式尤其是民众参与的社会监督,对于政府机关及时准确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