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国内外社会管理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毕帅辉 王国华 日期:2011-08-15 18:22:39
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应做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理念建设: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最根本的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达到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理念与制度设计、方法创新和具体执行的有机结合,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全面社会建设的成果。社会管理是社会服务的手段,社会服务是社会管理的最高境界。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满足人们对高水平生活的需求,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因此,创新社会管理方式,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最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二)体制建设:多中心化。现代社会管理倡导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中心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六次政府机构改革,精简政府机构组成,适当下放政府权力。但是,这种分权式的改革并不彻底,仍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管理发展的要求。因此,由体制内分权向体制外分权(社会分权)推进,创建政府、公民、社会三大主体的多中心治理体制,应成为我国政府未来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理性选择。多中心治理体制,创建了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相互合作的制度框架,实现了对社会事务的共同治理。我国一些大中城市推行的“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组织主导、社区居民参与”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就是对多中心治理体制的一种有益探索,也是对“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的发展和创新。

  (三)资源保证:合理配置与广泛动员。政府公共资源是社会管理最重要的财力资源保障。合理配置公共资源,要不断加大公共资源对社会管理的投入,保持政府公共资源对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领域投入的增长趋势,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财政支出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要完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社会管理公共资源配置体制,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公共资源投入向基层政府倾斜,充实基层政府实力,提高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从国际经验看,政府社会管理投入、非营利组织社会投入、社会捐赠是社会管理资源的三种主要来源,而我国目前的社会管理资源投入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源投入十分有限。因此,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形成社会管理资源投入的多元化渠道,提高社会资源投入占总体社会管理资源投入的比重。
  
  (四)网络社会管理:任重而道远。如何应对一个以匿名性、自我性和虚拟性为特征的网络社会的崛起,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一,要加强网络制度建设,处理好互联网、政府、公民之间的关系。网络制度建设应使互联网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应对政府信息公开、公民诉求表达等做出规定,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第二,要发挥网络媒体优势,促进网民有序政治参与。发挥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优势和网络互动平台交流沟通的优势,及时了解民众诉求;发挥互联网的监督作用,积极推行网络问政、网络反腐等有效监督手段,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和政治参与的组合化程度,建立政府治理与网民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路径,引导网民有序参与政治。第三,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政府要建立专业的网络舆情分析队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收集、监控、跟踪分析,为网络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