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腐败的传染机制研究
途径和心理途径,都是群体腐败传染的有效途径。
1.传染的预期途径。在社会生活中,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行为主体需要根据现状预测未来,这就形成了预期。对于任何一个理性经济人来说,预期的形成都是不可避免的。不同行为主体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掌握权力的大小以及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同,形成的预期也就不同。对于组织中的一把手来说,其地位最高,掌握的权力最大,占有的信息资源最多,最具有权威性,往往能够依据其预期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理性决策”。就组织中的其他易感人群而言,由于权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有限,承担信息成本和腐败成本的能力不强,他们大多从组织上层获取信息,这样形成的预期往往缺乏稳定性,容易受人操纵。如果组织中的一把手由于个人腐败获取了个人利益,而这与组织中其他易感人群的预期相同,其他易感人群也就容易步其后尘,形成群体腐败。 3.传染的利益途径。腐败的利益传染可以分为“伙伴型传染”和“竞争型传染”。“伙伴型传染”主要表现为:①个人腐败往往表现为用权力换取大量的金钱收益、物质财产、社会关系、奢靡生活等,从而使其家庭成员也从中受益并参与到腐败行为中来,这些家庭成员中既有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也有其兄弟姐妹和其他亲属。由家庭中的公职人员向其他家庭成员传染的家庭化、家族式、利益均沾、家族共享的家庭腐败已经成为群体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②互利性是群体腐败的重要特点之一,群体腐败的成员往往主动或被动地结合在一起,相互通气、彼此利用、相互提携、各得其所,以增强腐败的隐蔽性,降低腐败风险。在这类群体腐败中,高层领导的个人腐败就成为腐败的传染源。领导为了使自身的腐败行为更具隐蔽性和便利性,为了攫取更大的私人利益,往往甘做下级腐败的保护伞,使腐败病毒自上向下传染,形成群体腐败。这类群体腐败主要表现为“拔出萝卜带出泥”的“秘书腐败”。“竞争型传染”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