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8月下期

新时代基层政府信任的制度化建构路径/郭少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郭少华 日期:2019-08-12 17:01:21

   【摘  要】基层政府信任制度化建设具备可行性,但有一系列障碍,如熟人社会影响正式制度的有效运作、群众参与性不足导致政府信任的弱化、权力不当行使导致不信任的恶性循环。新时代,建构基层政府信任制度,要建构信息公开透明机制、建立群众利益畅通表达机制、完善基层政府信任监督机制、培育群众的现代公共精神、营造基层社会信任文化。

  【关 键 词】新时代;基层政府;信任;制度化
  【作者简介】郭少华(1980— ),男,郑州师范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基层政府治理。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社区治理农民有效参与研究”(课题编号:2018B43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欠发达地区居家社区养老的社会支持研究”(项目编号:16BSH125);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老龄化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居家社区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16-0106-03

 

   在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基层社会征地、拆迁等不断爆发的社会冲突、信访事件,使得基层政府的信任度持续受到挑战,影响着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在新时代,建构良性的政府信任机制,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将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以制度规范来合理引导群众的利益表达,使利益冲突在可信任的规则体系中得以化解,对达致政府信任在基层治理中的树立具有重要作用。

  一、基层政府信任制度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制度与信任的互构关系为政府信任制度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现代的陌生人社会,要增加人们之间的信任,制度是关键的纽带。首先,制度具有“道德合理性”[1],制度通过价值塑造对群众的未来预期发挥作用,能有效调节群众的社会行为,并以此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其次,制度通过强制功能,能够为群众提供具有保护价值的法律权利,能够在心理上降低陌生人之间交往的预期风险。人们对制度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制度能否发挥作用、发挥作用的效果如何,都和群众的信任感有密切关系。在现代社会,可以通过主流文化、媒体的有效引导来内化道德修养,让公众认可和理解政府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二)基层政府的具体作为为政府信任制度化提供了实践支撑
  为了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打破“最后一公里”难题,基层政府顺势而为,设立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信访办,通过精准扶贫,干部包村包户,构建群众和政府增进信任的有效渠道。与此同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基层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逐步改变了单一主体的治理模式,转而构建多元治理主体的治理模式,群众、专家、政府、社会组织共同发挥治理作用。上述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对建立基层政府的信任制度是有益的尝试。当然,在制度的落实过程中,由于事情的复杂性,基层政府信任制度化也面临着考验,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三)基层政府职能的履行为政府信任制度化提供了拓展空间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