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9月中期

文化·群体·认知:公务员中透明人的成因探究/邓永斌 王 昊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邓永斌 王 昊 日期:2018-09-18 10:18:18
  【摘  要】当前,由于对酒文化和语言模糊性的理解偏差,以及潜规则的盛行,使公务员群体在“铁饭碗”与工作高压的碰撞中产生了自我认知的偏差,一些人因无法融入规则或认清自我而主动或被动地成为透明人。为此,要纠正对酒文化的误解,减少工作中的模糊性语言和潜规则行为,让公务员产生正确的认知观念,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关 键 词】公务员群体;文化;认知;透明人
  【作者简介】邓永斌(1981— ),男,西华师范大学国资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史学理论;王昊(1993— ),男,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D0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8)26-0062-03
 
  在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因角色期望不同而角色不清,无法承担自己的义务,从而在社会中逐渐变为透明人。在公务员群体中同样存在透明人。由于上升空间、激励机制和生活压力等原因,一些公务员会主动使自己在单位中变成透明人。[1]
  本文从文化、群体、认知三个维度对公务员群体中的透明人进行相应的界定。这里的文化是中国式文化,群体为公务员群体,认知是自我认知。一是中国式文化。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维和行为方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如茶文化、酒文化等,这些文化影响到透明人的形成。二是公务员群体。作为拥有“铁饭碗”的公务员,在保持职位稳定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思想。三是认知的探究。透明人的形成在一定层面上是自我认知不清的一种结果。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成为透明人,都是他们在认知形成后才成为透明人的。
  一、“中国式”:传统文化与新生观念的对抗
  “中国式”概念出自王海的小说《中国式离婚》,在同名电视剧播放后,“中国式”一词在国内被广泛传播和应用,从最开始富含贬义的词性到现在有褒义的一面,“中国式”被应用于社会各方面,如“中国式社交”“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客套”“中国式育儿”等。而本文在对公务员透明人的探讨中,将从酒文化、模糊性和潜规则等“中国式文化”的几个方面对透明人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酒文化
  酒作为中国饮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中国数千年的饮食文化中,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内涵,渗入中国的诸多意识和民族文化中。酒在中国不只是一种饮品,它还象征着多层次的意义。如在古代祭神祀鬼时,酒作为与鬼神交流的媒介,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周礼》记载:“凡祭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皆有酌数。唯齐酒不贰,皆有器量。”几千年来,酒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中国的酒往往和诗歌联系起来,表达出关于自由、真实、超越、爱国等多种意识,这些意识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认知。
  在公务员群体透明人形成的过程中,酒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之前诗歌所表达的意识有所不同,在当今社会中,酒表现出两种与公务员相关的特质:一是酒所表现出的真实。俗话说:“酒后吐真言,杯酒见人心。”饮酒时,人们在半醉半醒中最容易流露出率真的性情,坦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在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