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7月下期

地方政府台账式治理的技术逻辑与实践优化/牛正光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牛正光 日期:2021-08-30 11:38:05
时提升了行政效率,但这也只是在运动型治理周期内,运动型治理结束后困境依然存在。
  三、基于治理逻辑的台账技术实践研究
  (一)数目字管理视角下的台账技术实践
  数目字管理越来越成为政府治理关注的焦点,数字政府、数字治理等正逐渐兴起,电子台账也就应运而生,但相比纸质台账,电子台账只是呈现出形式的变化,并未有实质性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台账技术与政府官员价值诉求之间的偏离。首先,信息收集阶段的粗放型管理。基层治理悖论是大部分基层政府所面临的问题,即意识到某种活动低效或无用但依然要进行,基层干部明知台账制作属于一种形式主义,但为了完成政治任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依然要制作台账,此时的行为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有些信息失真、有些信息无效。其次,信息传递阶段的松弛式管理。信息传递是由基层政府传递到上级政府,此时上级政府应该对相关信息进行审查、检验,保障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但上级政府往往存在着数据迷信,放弃了数据验真过程,这就使得基层政府的造假更加严重,形成了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的恶性循环,台账充当了帮凶的角色。再次,信息利用阶段的失效性管理。台账所收集、传递的信息是要被利用的,但政府各部门曲解了数目字管理,将其误解为单纯的数据管理,认为电子台账只是台账电子化的过程,缺乏对其有效信息的利用。
  (二)行政发包制视角下的台账技术实践
  基层政府是代理方,台账是其工作的重要依据,也就是上级检查的重要内容。[2]正如前文所说,基层政府处于压力链条末端,负责国家治理的具体事项,台账正是其记录各种工作的手段与工具。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省、市级政府,其检查工作总是与基层政府的责任、激励联系在一起的,为了减少问责、获得更多激励,基层政府会在迎检上下功夫。有研究指出,与上级一项要求相对应的就是下级十几本台账,在迎检时几十本甚至上百本的台账早已是常见现象。这些台账的制作会花费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也就意味着一定限度上降低了基层干部工作质量。在行政发包制运行模式下,真正掌握对基层政府检查与激励权力的是省、市级政府,但省、市级政府与基层政府并不是简单的验收与被验收的关系,其关系是更加复杂的。一种情况是,省、市级政府对基层政府施压,层层加码使得基层政府面临重重政治任务,但来自中间管理层的只有压力、没有激励,这时基层政府就会打折执行上级任务,把重点放在台账制作上,以“漂亮的数据”形成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另外一种情况是省、市级政府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合谋”。这种情况往往是有第三方,即中央政府的介入的,如中央巡视组前来检查或调研,省、市级政府会与基层政府进行合作,比如省、市级政府帮助基层政府隐瞒事实,重点包装某一乡镇、街道等,台账的作用同样是“表面功夫”。[3]
  (三)运动型治理视角下的台账实践
  运动型治理是一种变相的“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上打破政府部门横向与纵向之间的壁垒,将治理资源集中到某项任务上。在运动型治理下,基层政府工作的动力强弱是与任务密切相关的,如果任务难度适中,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目标,那基层政府就会积极作为,调动各种资源和技术完成任务。但在很多情况下,运动型治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