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4月下期

“后扶贫时代”提升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效能的多理论视角透视/何土凤 叶子鹏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何土凤 叶子鹏 日期:2021-05-26 16:34:56
理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合作治理的协同性,即处于同一治理网络中的多元主体间通过协调合作产生有序的治理结构,以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6]政府可以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纽带和协调作用,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后扶贫时代”的农村工作中。
  1.发挥各治理主体的协同优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将不同治理主体所承担的治理任务进行协调与整合是提高工作成效的关键。为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体系不完善等社会公共问题,政府应寻求与企业、金融机构等其他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做好未来的农村工作。当前多元治理主体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职责范围划分不清晰,工作无序、低效,导致村民错过多项发展机会。例如,信用社因不愿意承担村民还贷的风险,不向资产评估不达标的村民贷款,致使他们无法获得资金,进而错失农业生产最佳时机。对此,驻村“第一书记”要及时向政府管理部门反映,帮助政府管理部门跟金融企业进行协商沟通,保障家庭收入较低的村民顺利借贷,发展农业生产。此外,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市场、社会、村民等主体的积极性,进行协同治理,并提高这些治理主体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在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共同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纽带和协调作用,及时帮助解决各治理主体职责不清等问题,支持和鼓励村民自主生产,加强对村民创新致富的帮助和指导。
  2.推进制度协同和科技协同。多数驻村“第一书记”自身可利用资源有限,难以实现扶贫力度和扶贫需求的平衡。鉴于此,可以采取政策与技术共同发力来开展“后扶贫时代”的农村工作。一是加强制度协同,完善未来农村工作制度。要完善和落实驻村“第一书记”相关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驻村“第一书记”人才培训开发与激励奖惩机制;完善金融服务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在产业发展中探索村民成为“股东”和享受合理分红的机制。二是加强技术协同和信息协同,实现农村工作数据共享和再挖掘。为避免“表格书记”“信息孤岛”等不良现象,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对相关材料进行整合,实现政府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国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势,搭建农村工作信息服务共享智能平台,及时、全面、准确地展示农村政策执行情况,全方位推进数据信息共享与挖掘应用,以期提升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效能。
  五、小结
  在“后扶贫时代”,驻村“第一书记”要克服现有困境,迎接新挑战。从外部性理论视角来看,要对他们的额外成本支出采取适当的方式给予补偿,促进他们在既定体制内的生存发展需求满足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和约束力度,减少他们的失职、失责等行为,以提高未来农村中的公共产品数量和公共产品价值。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来看,要规范他们的行政行为,引导他们主动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促使他们利用所拥有的资源信息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权力距离理论视角来看,要健全监督和考核机制,以确保他们有更多精力和时间为村民干实事;同时,适当授权、放权,更多地采用精神激励和柔性管理,促进他们在承担更多的任务和责任中历练成长。从协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