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10月下期

慎子的君臣之道对领导者逾越上下级心理鸿沟的启示/姜 辉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姜 辉 日期:2020-12-04 15:52:24
应的回报,也不知道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将面临怎样的责罚。这势必导致上下级间产生巨大的心理鸿沟。《慎子》曰:“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则诛赏予夺从君心出矣。然则受赏者虽当,望多无穷;受罚者虽当,望轻无已。君舍法而以心裁轻重,则同功殊赏,同罪殊罚矣。怨之所由生也。”[1]52慎子认为,如果君王在处理上下级关系时,所做的奖惩决策没有定法可依,而仅仅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即做出决定,则会为上下级互信带来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的真正根源并不是君王欠缺公允,而是在于人心不足,赏罚之望总是过于实际,所以,无论君王如何赏罚,都会生怨。那么,如何改变这一情况?慎子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行树立一个标准,做到有法可依,再依照标准进行赏罚。慎子并不认为所依之法必须绝对合理,只需要在决策前先期立定并为众人所共同接受即可。他举了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先秦时期人们分田地、财产、马匹时,常常使用投钩策的方式。这种方式类似于后来的抓阄。慎子说:“夫投钩以分财,投策以分马,非钩策为均也。使得美者,不知所以德;使得恶者,不知所以怨,此所以塞愿望也。”[1]17通过投钩策的方式定夺分配比例,自然不能带来绝对平均的结果,但由于其规则已然立定并被大家接受,因此,即便结果并不公允,也不会带来过多的怨言。慎子以此为例,意图说明法治对君王的重要作用。以身治国,无论君王对臣子多么公允,都容易产生怨言;以法治国,即便法令未必完美,但由于其预先立定,且已经为大家所知晓、接受,故臣子必然不会因为结果而产生感激或埋怨之心。
  当前,大多数领导者比较认可慎子主张的法治观,也在管理实践中大力推行制度建设,力求在单位内部的管理过程中基本能做到有法可依。但是,不少领导者对制定好的制度不加以公开,或者仅仅小范围公开。这既是因为领导者担心下属对制度中不尽完备的部分加以指摘,又是缘于领导者还希望在管理中为自己留下较大的操作余地。这会造成相关制度公信力的大幅下降。例如,一些企业在发放年终绩效奖金时,不公开奖金评定标准;一些单位在进行职称评定时,仅小范围公布评审办法。这就难免造成下属对领导者的不信任。这种情况古已有之,因此慎子说:“故蓍龟,所以立公识也;权衡,所以立公正也;书契,所以立公信也;度量,所以立公审也;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凡立公,所以弃私也。”[1]18我们可以将慎子所谓的“弃私”理解为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当弱化个人意志。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不可能不体现其领导意志,但如果领导者总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指挥下级、奖惩下级,下属会将自己的境遇与领导者个人意志紧密联系起来,媚上、谗上甚至贿上之风由此滋生。
  建立完善且稳定的制度体系,一切工作遵循制度,看似降低了领导者的权威和地位,但是在单位建立起了公正、公开的管理环境,这不仅会减少上下级之间的心理芥蒂,而且会拉近各级员工之间的心理距离。
  
  参考文献:
  [1]许富宏.慎子集校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3:34.
  
  责任编辑 于小曼  
  E-mail:ldkxyxm@163.com  
  电   话:0371   -   63861565&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