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10月下期

市域社会治理的公共性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霍建国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霍建国 日期:2020-12-04 15:25:17
、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针对辖区内的社会问题进行的治理活动。强调市域社会治理,其缘由在于市域在社会治理中有着特殊优势: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治理层级、有一定程度的地方立法权、有相对完整的治理体系、有相对充足的治理资源、有政策自主空间和回旋余地,等等。这使市域在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城乡建设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市域社会治理作为新的历史背景下应对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而形成的社会治理模式,其特点主要有:①枢纽性。市域社会治理处于国家社会治理与县域社会治理的中间治理层级,既要落实中央和省级有关社会治理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制度安排,又要统筹规划、周密部署本市域的社会治理工作,还要指导和推动县域等更基层的社会治理工作。所以,市域社会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②系统性。市域社会治理面对的是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种要素聚集而成的综合系统,同时,市域社会治理也是集城区社会治理、县域社会治理和乡村社会治理为一体的整体工程,此外,市域社会治理在治理体系、治理资源、治理能力等方面也较为完备,所以,系统治理贯穿于市域社会治理的全过程。③整合性。一方面,市域社会治理要整合多元主体力量,促进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合作,形成社会治理合力;另一方面,市域社会治理要整合区域社会资源,促进城区和乡村社会治理融合发展。总之,市域社会治理就是试图通过市级层面的枢纽、系统、整合优势,解决市域范围的社会问题,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既需要公共性的内在支撑,也需要不断地彰显公共性。
  二、公共性:市域社会治理的价值诉求
  公共性是市域社会治理必须面对的根本性论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等有关社会治理的重要观点,在很大程度上都涉及了公共性的问题。可以说,公共性是市域社会治理的价值诉求。
  (一)市域社会治理的逻辑起点是社会公共问题
  市域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社会公共问题,这使得市域社会治理在逻辑起点上便具有了公共性的意蕴。这种公共性意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公共问题的公共性质。公共性构成了社会公共问题区别于社会其他问题的最显著特征。社会公共问题是相对于私人问题而言的,所涉及的对象是社会公众,是绝大多数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问题,比如教育、医疗、就业、交通、福利等问题,其影响范围具有广泛性。这意味着市域社会治理在逻辑起点就需要解决具有公共性性质的社会公共问题。二是社会公共问题需要通过公共的方式加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所涉及的需求、利益以及价值不是为个别人所独有的,而是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关心或共享的。这种问题单靠几个人或少数人的努力无法得到解决,而是需要通过政府或者其他权威主体的公共活动来加以解决。为此,建立集体决策机制、构建共同参与制度平台、促进民主协商等公共方式成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治理之道。也就是说,市域社会治理在本质上是公共治理,即基于公共性的治理。
  (二)市域社会治理的过程诉求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
  对于复杂的市域社会治理而言,政府已经不可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