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0年9月下期
新时代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多重挑战与功能重塑/徐振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徐振华
日期:2020-11-03 09:18:33
直接行使权力,凭借优势地位干涉民主党派内部事务,强迫党外人士绝对服从,将党外组织视作下属单位,则将严重影响统一战线的健康发展,对加强党的领导也十分不利。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正确领导,关键在于政治引领,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二)敏锐借助“话语动员”升级统战工作模式
社会动员是统一战线的一项传统优势功能,但这种优势既建立在对现代社会原子化个体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也来自“强国家—弱社会”权力结构关系基础上的总体性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掌握政治资源的权力中心自上而下地通过持久而广泛的社会动员推进国家治理。但步入新媒体时代,原来稳定的社会基础已变得不再稳定,社会动员优势正在遭遇移动社交媒体的“去优势”,在海量信息冲击下,个体政治身份不再如从前那样清晰可定,身份流动频繁,多重身份交叉叠加明显,在行动中更容易被特定事件裹挟。种种迹象表明,社会动员基础已在动摇,动员机制已然失灵,统一战线必须摆脱对传统模式的依赖,敏锐捕捉社交媒体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动群众的契机,注重话语领导权的争夺,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话语体系,自觉从“组织动员”向“话语动员”切换,升级社会动员模式。“话语即权力”,没有统一战线的话语领导权,就难以形成有效的话语动员力,在国家治理主体力量上也就难以形成合力。
(三)增强“平台包容力”,充分激发政治整合优势
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屡屡成为“法宝”,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是一个富含“包容力”的政治整合平台。如今,在如火如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增强“平台包容力”、充分激发并释放统一战线的政治整合优势显得更为迫切。一方面,“从政治学的视角看,国家治理不但是政治整合的过程,同时也需要以一定程度的政治整合为前提。缺乏一定程度的政治整合,国家治理即使能够勉强展开,其治理成本也一定非常高昂”[7]。因此,强化政治整合尤为迫切。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治理实践的“市场嵌入”和“网络科技嵌入”,新型利益群体和利益集团不断涌现并试图参与政治及在公共治理中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伴随着现代化进程,新型弱势群体大量产生,如进城务工人员、外卖小哥、快递员等,其利益诉求渠道缺乏,既有平台“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团体的功能作用,但新的利益群体和社会团体又无法找到维护权利的协商平台”[8],因此,增强“平台包容力”尤为迫切。为此,首先,应建立统战对象动态吸收机制,增进统战对象包容力。要在现有统战对象范围基础上,将社会中出现的新兴弱势群体及时吸纳进来,为其表达诉求、参与国家治理敞开统战渠道、提供整合平台,让其“有苦有处说,有求有处应”。其次,正确对待“同异关系”,增强统战理念包容力。众所周知,“求同存异”乃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具有广博的包容力,但“同”与“异”的内容指向并非静止的,而是随时代变迁不断被注入新内容。这种“多重面向”规定了统一战线在更深层次上的理念包容力,在“求同存异”的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