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1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8月下期

从碎片化到整体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模式重塑/吴 雪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吴 雪 日期:2020-10-07 21:10:15
障不足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治理离不开资源、信息、制度等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目前,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资源碎片化,资源保障不足,整合难度较大,协调配合不畅。资源分布碎片化,人力、物力等各类资源分布于各级政府之中,归属于不同区域和部门进行管理和储备,一旦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就会被临时整合,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合作演练机制,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效的防治合力。不同的治理主体掌握与事件信息相关的不同信息,在没有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与共享平台下,信息的缺失、重叠、谎报、瞒报等问题已经对制定科学的决策产生影响,也影响其他主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此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相关制度规范尚不完善,政府间、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治理监管体系不健全,依然存在盲区和空白点。
  三、整体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模式的创新与构建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迫切需要改革现在的碎片化治理模式,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符合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的治理模式。而将整体性治理引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之中,以系统和整合的视角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性治理模式十分迫切。本文依托整体性治理思想以及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碎片化问题的思考,从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流程、治理主体和治理资源五个方面提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性治理模式的构建方案。
  (一)树立整体性价值理念,强化责任意识与公共意识
  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性治理模式,必须全面革新治理理念,树立整体性价值理念,要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逻辑起点与价值目的出发,全面考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组织体制、机制体制、资源整合等每一个环节的运转,以及整个治理体系的协调与运作。强调以公共利益、公共责任为治理价值的基点,政府要具有危机管理的使命感,提高危机意识,摒弃地方主义、部门主义的狭隘思想与GDP导向的发展理念,跳出“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的狭义思想,加强整体性治理理念的认同度,树立合作共荣、互相信任的价值理念,以开放、合作、协同、共赢的态度实现共同治理。
  (二)推进整体性政府改革,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组织方式的网络化
  整体性治理政府改革是一种组织设计或结构重组,要求打破部门界限,建立新的组织构架,实现组织方式的网络化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首先,采取自上而下的整体性政府改革,从顶层设计着手,实现各部门的结构调整。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部门的地位,将一些功能相近的部门进行重组。同时,采取逆部门化改革,在纵向上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下级部门的管理,在横向上实现中央部门与专业应急机构、专业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其次,成立新的应急部门,用于组织和协调政府部门之间、各治理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用弹性的组织结构来替代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的管理体制,从而达到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时间和成本的效果。再次,实现组织方式的网络化和治理中心的下移,打造覆盖基层的全方位网络型治理体系。通过全方位网络型治理可以实现层级之间、部门之间、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治理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