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2月下期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德治的实现路径研究——以何斯路村的实践为例/柯凤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柯凤华 日期:2020-03-18 16:41:59
形成文化墙。还将本村的历史名人以及事迹绘制刻印出来,供村民学习,增加集体荣誉感,培养集体自信。
  二是修缮宗祠。2013年,何斯路村修缮了建于元代的何氏宗祠,在保留祠堂原有的尊祖孝先的道德教化功能之余,还将其作为村史陈列馆、文化礼堂,以现代手段展现何斯路村的村史、景观和文化等。同时,不定期开设“斯路大讲堂”和国学课程,为村里的中小学生介绍村庄历史、村里的名人模范,宣传尚德、明理、懂孝行为,使其领悟乡村传统文化,增强其村落共同体意识。
  2.实施“百万育才计划”
  何允辉认为:“让乡村变得更好,最关键的一步是后继有人。”为此,在2008年竞选时,他就提出了“百万育才计划”,即利用10年时间,每年他个人至少拿出10万元为村里的孩子举办免费夏令营、冬令营,把他们送到杭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交流学习,开阔视野。
  3.开设“斯路晨读班”
  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推进民风建设,何斯路村于2018年4月正式开设了“斯路晨读班”。晨读班的每一节课按照“讲、学、练、做、唱”(讲政策、讲国家大事、讲村规民约;学礼仪,学文明用语、仪表仪态;练太极拳;结合“功德银行”,引导村民做好人好事;唱何斯路村村歌)五个步骤开展,既有仪式感,村民也有收获。这些举措为道德治理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提升了村民的素质,也提高了村民在乡村德治中的参与程度。
  (四)积极作为,党组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毫无疑问,中国社会的道德治理首先要依靠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与有力保障,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依然是道德治理的第一主体。在治理的各个环节,何斯路村的党员干部都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何斯路村形成了一支以村“两委”成员和全村党员为核心的道德治理的生力军。
  (五)广而告之,建立良好的传播机制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乡村仍基本维系着以地缘和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在熟人社会这个较小的场域内,无形的社会资本激励与伦理约束明显存在。从激励的角度看,奉献与利他能博取道德上的赞誉,这种赞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能使行为人获得相应的社会动员能力。从约束的角度看,在面子、道德和舆论压力下,村民在自然村中的行为往往会选择遵循道德规范而规避违规,否则他将被孤立或者被边缘化。“功德银行”由村中老人记载,通过网站、博客、公告栏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让村中人人知晓,极大地满足了村民获得好评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了人人参与的新局面。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德治的实现路径
  由以上分析可知,何斯路村创造了一种系统性、全面性、有针对性的乡村德治模式,有效调动了乡村各种治理要素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民与干部之间的相互信任与良性互动,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活力,为其他乡村推进道德治理提供了样本和借鉴。一是发展产业,做强做大乡村集体经济,使乡村德治拥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二是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道德建设机制;三是党组织积极带动,提升治理主体的素质,同时干部和村民的素质也得以提升;四是塑造了集体主义价值观,使乡村重新成为一个共同体。
  何斯路村的实践至少为乡村振兴战略背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