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1月下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协商民主的历史嬗变/刘东杰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东杰 日期:2020-01-20 17:32:53
规范协商民主发展的系列文件,分别对这一原则进行了强力确认。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以及依据政策文件进行的相关协商民主实践,都表明了我国协商民主已经出现从咨询协商向决策协商的转变。自大众协商、社会协商与权利协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重要表现以来,协商民主在政治体制外及政治与社会合作间也越来越多地凸显出其民主决策的功能和特征,比如听证会制度。事实上,随着民主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多地对协商民主的本质做出理性的思考:协商的目的是什么?协商本身是不是目的,抑或是手段?随着追问,“决策才是目的”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越是对这种本质有深入的理解,人们也就越不愿意再仅仅满足于协商程序的参与。随着协商民主作为民主决策前的一项重要程序越来越被重视,未来我国协商民主的特质将在决策中得以进一步彰显。
  从政治协商到社会协商,从精英协商到大众协商,从权力协商到权利协商,从咨询协商到决策协商,是70年来我国协商民主四个重要的积极嬗变。这四个嬗变使我国协商民主的政治色彩在淡化、社会色彩在增强,使人民在协商民主中的角色进一步凸显,使协商主体间的地位平等性得到进一步强化,使协商民主真正指向了决策的民主实质。这一切都是我国协商民主发展向好的表征,也是我国协商民主走向广泛多层的见证。
  参考文献:
  [1]莫岳云,张青红.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思想的历史演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7):94-102.
  [2]汪玮.西方“协商民主”的误读与借鉴: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0(8):194-198.
  [3]王绍光.民主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
  [4]米诺格.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M].龚人,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0.
  [5]黑格,哈罗普.比较政府与政治导论:第5版[M].张小劲,丁韶彬,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9.
  [6]王焱.民主政治视野下的精英治理:西方精英主义政治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1.
  [7]埃尔斯特.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M].周艳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
  [8]王河江,陈国营.协商民主理论述评[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60-164.
 
 
  责任编辑 于小曼  
  E-mail:ldkxyxm@163.com  
  电   话:0371   -   63861565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