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0年1月下期
逆向领导的概念、特征及其时机与力度的把握/霍顺生 蔡义兵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霍顺生 蔡义兵
日期:2020-01-20 17:16:37
往往也能达到逆向领导的效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泛社交的社会,每个人都参与了亲友圈、朋友圈、同事圈、同学圈等社交活动,把社交资源为我所用,既展现了工作才华,解决了工作中的问题,又加深了与领导的感情,可谓一举多得。借用社交资源,关键是要了解上级的社交群并找对人,在对的时机做对的事很重要,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让人反感。
三、逆向领导力度的把握
逆向领导不是合法授权的、具有权威的领导方式,但在实际工作中又存在下级需要说服上级的逆向领导行为,这种行为的力度把握要因情境而异、因动机而异、因态度而异,是一种下级对上级的“领导”艺术。相较于正向领导,更需要下级把握好逆向领导的力度。所谓逆向领导的力度,就是下级对正向领导的影响程度,或者说上级容纳下级“领导”的心理承受程度。这与上级领导方式及个性有关。结合领导理论与组织实际,采用人们所熟知的美国管理学家怀特和李皮特所提出的权威式、民主式、放任式三种领导方式分类[3],把握不同的逆向领导力度。领导方式不同,逆向领导的力度也应不同,对权威式领导力度要小,对民主式领导力度要适中,对放任式领导力度要大,并采取不同的逆向领导方式(见表1)。
下级实施逆向领导需要善于总结观察上级的领导方式与做事风格,结合自己的个性,把握好逆向领导的时机、力度,选择合适的时机做正确的事,在工作实践中做好角色的动态转换。下级实施逆向领导要遵守三条原则:一是角色不能错位,上级领导容纳下级“领导行为”,但不等于下级可以取代上级领导。二是下级实施逆向领导应该是在执行、落实上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目标方向上的“领导”。三是下级要尊重和服从上级,上下级互相合作、互相成就,才能实现逆向领导,并为正向领导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司江伟.党员领导干部十六堂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课[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2.
[2]海费茨.并不容易的领导艺术[M].伍满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4.
[3]邓荣霖,杨文士.管理者手册[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234-235.
(图表详见杂志)
责任编辑 张小瑞
E-mail:ldkxzxr@163.com
电 话:0371 - 63926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