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2月下期

以闹取胜式邻避抗争的生成逻辑与治理策略/王铁骊 段海林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铁骊 段海林 日期:2019-12-20 12:43:34
用和抗争工具的选择。公众往往会利用自身弱势条件,通过闹等一系列表演性抗争行为来吸引社会的注意力,以达到给政府施加压力的目的,且公众的抗争能力会经历由利用自身弱势地位条件到形成群体性的集合能力,再到借力扩散形成的舆情能力这样一个逐步增强的过程。
  政府及运营商所拥有资源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府及运营商在邻避事件中的处理方式。政府以何种方式回应邻避冲突,受到地方治理网络、政府制度吸纳能力两个维度的限制。政府治理逻辑直接关乎以闹取胜式邻避抗争是否有效。当邻避问题上升到社会群体冲突事件时,地方政府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治理策略,表现为各种消极对待、退避、“捂盖子”等。其主观逻辑是,在对上的权力结构中,地方政府面临着上级监管、政府考核与维稳压力;其客观逻辑是,面对高发的社会矛盾纠纷,政府的治理资源又是紧缺的且治理成本有限,因此面对邻避冲突,地方政府做法多是简化治理目标,甚至回避问题,向民众妥协。
  通过研究其他案例发现,公众在感受到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后,其行为都会经历由理性转为非理性的过程,即先尝试通过依法依规等正当方式寻求解决之道到后来选择采用体制外暴力等方式进行抗争,进而将冲突上升为群体性事件来实现目标诉求的转变过程。一旦新闻媒体介入,各种舆论报道极易致使地方政府陷入舆论旋涡,处于被动地步。所以一旦升级为群体性事件,政府为了迅速平息事件,不使其进一步扩散,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是项目停建或迁址,邻避治理多以政府妥协告终。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为,邻避冲突治理需要沿心理—制度—资源路径,寻求软化冲突甚至消弭冲突的根本性出路。
  (一)破除引致邻避问题的心理性障碍,消解内因积弊
  个体心理汇合成社会心态有一个逐步转化的过程,通过阻断社会心态的形成过程,破坏个体邻避心理汇合成社会心态的传导机制,社会心态就无法转化为社会行为,就能抑制邻避冲突的产生的心理条件。提前识别、预防和化解潜在的社会风险,需要通过诊断社会心态的影响因素,控制邻避问题的风险源头;跟踪测量社会心态,构建动态预警机制;反馈邻避社会群体心态走向,调适引导社会心态;构建诊断—跟踪—反馈邻避冲突链式管理机制,实现社会心态常态化管理,将社会心态调适嵌入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
  (二)破除加剧邻避问题的制度性障碍,排除外因故障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使命和宗旨所在,服务型政府的使命即是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而优质的公共服务建立在一定的制度基础上。这需要优化制度制定过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注重配套机制建设、提高制度供给质量、增强制度的认可性与合法性;提高制度执行能力、健全冲突解决方式、增强制度的执行性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培育制度信任文化,改善以往做法,倾听民意、积极回应、消除误解,重视制度评价,增强制度认同感。对制度制定、制度执行、制度评价全程优化管理能够有效避免邻避冲突,维护政府的合法性基础,提升政府权威。
  (三)构建良性对话机制,多元协同治理
  邻避冲突涉及多个相关利益主体,多元协同治理的关键在于确定各治理主体的职责与治理边界,明确参与主体以及各主体间关系,构建邻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