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5月下期

准服务型:精准扶贫背景下乡镇政权的角色融合与职能转变/况 伟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况 伟 日期:2019-05-06 15:11:34
扶贫主体参与到治贫过程中。贫困户参与扶贫工作,不仅可以增强乡镇政权的回应性,还可以提升扶贫开发工作的绩效。
  (四)迎接国家考核:对每一个村民负责
  国家对地方政府考核的方式主要是第三方评估和省际交叉考核,核心指标是“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前者是贫困户退出标准,后者是指贫困发生率、错退率、漏评率和群众满意度。由于第三方评估为中央政府提供了了解真实情况的信息渠道,地方政府中心利益转变为尽可能忠实地贯彻中央政府的扶贫政策,尽最大努力追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效。此外,中央及上级政府还建立了网上留言平台、扶贫监督举报电话等监督制度。可见,为顺利通过国家考核评估,避免监督制度带来的政治风险,乡镇政权需要对服务结果负责。
  首先,乡镇政权须对贫困户负责。“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户的退出标准,乡镇政权要实现贫困户顺利脱贫,就必须将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比如,健康扶贫工程包括五道防线,即新农合、大病保险、商业补充险报销、大病救助和财政兜底。通过五道防线实现贫困户住院医疗费用的自付比率不超过10%。但贫困户往往受限制于自身能力,或不识字,或不理解政策,或无法有效沟通,在进行医疗报销时,往往少报,甚至不知如何报销。L镇计生委办和镇医院与贫困户签订家庭医生协议,并对贫困户逐一上户核实,确保贫困户医疗报销政策落实到位。
  其次,乡镇政权须对一般农户负责。“三率一度”考核评估涉及非贫困户的权利,抽样对象包括新识别贫困人口、返贫人口以及非建档立卡人口。这就使得乡镇政权既要关注政策执行的经济和效率价值,又要关注公平价值。比如,“漏评率”考核中会抽查“五类重点人员”,即住危房户、“两不管”农户、新发生贫困户的一般农户、曾提交申请而未被纳入的农户和未纳入贫困户的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户、老人户。此外,监督机制督促乡镇政权注重社会公平。比如,2018年7月,某村村民发现村里低保户中存在关系户,而贫困户有住房条件比他好的,通过12317监督举报电话,反映当地贫困户评选不公正。在接到上级政府的举报转办单后,L镇政府立即成立调查小组,上户了解情况。该村民虽住在廉租房,但家电齐全,自己在工业园区上班,工资每月2500元,大女儿在大型民营企业上班,工资较高。于是,调查组向该村民解释贫困户评选的详细流程,并告知其贫困户和低保户评选不是同个标准。
  三、结论
  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神经末梢,乡镇政权扮演着政策执行者和农村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上级政策执行者的角色要求乡镇政权落实上级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并顺利通过绩效考核;而农村社会管理者角色又要求乡镇政权回应贫困村、贫困群众的发展需求,提供贫困户实现自我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正在逐渐修复,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信任,乡镇政权的角色和职能也逐渐转向服务型政权。在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和自下而上的“需求导向”的双轨治理模式下,行政政权的职能转向服务型职能。乡镇政权角色的转换顺应了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需求,发挥出了乡镇政权作为国家政权治理乡村社会的接点作用,连接起中央政府和贫困户的积极性,避免了“一头冷一头热”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