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19年5月下期
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的矛盾与化解策略/杨润聪 洪向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杨润聪 洪向华
日期:2019-05-06 11:44:15
在,从属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2]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作为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特有的,是由统治阶级构造的“虚假、颠倒”的精神世界,是用虚假意识来指导实践,它的功能是迷惑被统治阶级以实现其教化目的,进而从思想观念上掩盖阶级矛盾。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批判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是对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虚假的观念上层建筑的批判,这是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战士追求真理并与资产阶级做斗争的武器。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是科学的,它不是代表某一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是代表人民的利益;不是对阶级矛盾和人民真实意识的掩盖,而是从实际出发对人民真实需求的展现。科学意识形态与虚假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是不同意识形态所代表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是现实生活中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历史上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冲突”和“南北战争”从未停止过,西方虚假意识形态凭借其强大的网络技术优势,与社会主义科学意识形态的斗争愈演愈烈。网络深刻变革了人类社会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在网络中个体自由化、个体需求无限性的影响下,虚假信息大量产生,并很容易成为西方虚假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为西方意识形态入侵开路。网络所呈现出的自由、开放、隐秘、互动等特性,使其更容易传播、滋生虚假意识形态,对其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很难准确判断并实施相应对策,因而虚假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影响更加深刻、更加复杂,加剧了科学意识形态与虚假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致使我们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在网络视域下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
三、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矛盾的策略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要认清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特殊性,立足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所面临的两大主要矛盾,有重点地进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一)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网上群众路线
网络激化了主流意识形态与个体意识之间的矛盾,增加了意识形态发展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仅仅依靠意识形态领域的专业人员不可能完全应对瞬息万变的复杂情况。只有依靠人民的自发、自觉、自省,才能彻底有效地抵制虚假意识形态的入侵。
1.切实满足人民的需求。抵制网络中西方虚假意识形态对个体意识的冲击,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新时代,人民的现实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更表现为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让人民产生满足感,个体意识才不会动摇,这是我们党掌控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压舱石和底气。满足群众的需求不能打折,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使人民群众自发拥护党的领导,同时能够自觉抵制虚假意识形态的入侵。
2.努力实现理论宣传大众化。网络中个体虚假意识滋生,究其根本是个体认识水平不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要求思想政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