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2月下期

论组织变革的内部伦理冲突管理/丁志山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丁志山 日期:2019-02-28 10:09:27
败者明确努力的方向,使组织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伦理关系。但是,组织变革极具复杂性,组织变革实际上是对以职能为纽带的正式组织的解构,而以感情为纽带的非正式组织仍然存在于组织中,并不一定会在组织变革中被解构。如果组织在内部重组的过程中,规则存在漏洞,各级管理者有意无意地选拔亲近的员工,甚至非正式组织逐步发展成为正式组织,那么,情感关系就会成为组织成员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意识,人与人之间就会形成新的伦理关系。在竞争态势中,这种情感可能成为虚伪的依附关系,使组织成员对组织产生失望情绪,不再关心贡献和绩效。重视情感而不重视职责的伦理规范和伦理关系会给组织带来新的危机,这显然不是管理者伦理建设的目标。
  (二)组织变革的功利性引发伦理冲突
  在组织内部传统的伦理关系中,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伦理关系,仍然是影响多数人的行为范式,组织内部遵从传统的上下关系、长幼关系、合作关系、协作关系、礼让关系,建立起服从上级、尊敬长辈、乐于助人的组织文化。然而,组织变革的功利性往往与传统的伦理规范不一致,甚至产生矛盾。在组织的技术变革过程中,计算机技术被广泛运用,设备设施的自动化水平代际更新越来越快,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扩大了生产规模。老一辈员工由于不熟悉计算机,面临被淘汰的境遇,而年轻的技术人员得到晋升和重用,传统的师徒关系发生逆转。在组织的结构变革中,重组的部门更愿意聘任年轻员工担任干部,因为老一辈员工的老成稳重可能成了发展的阻碍,而年轻员工上任后,上下级关系也发生了逆转。当组织变革摒弃了原有上下有别、尊老爱幼、礼让和谐的传统观念,倡导能力为先、技术为先、革新为先的理念后,组织成员就会把展示自身能力、战胜他人、率先赢得职场机会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对有益于自己发展的人和事给予认同、愿意付出,对无益于自己发展的人和事则不愿意付出。组织公民行为可以弥补组织管理上的缺陷,创造和谐的组织氛围,但在竞争态势中,组织成员在没有激励政策的前提下自愿从事的工作,也可能带有明显的功利痕迹。如果这种伦理思想在组织内部形成稳定、约定俗成的话语体系,就会成为新的伦理规范,形成新的伦理关系,那这种伦理关系就颠覆了社会传统的伦理规范,会影响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满意度和敬业度。
  (三)组织变革的可塑性引发伦理冲突
  组织变革在实施过程中,其目标的稳定性受到内外部环境和人员的影响,具有可塑性特征。组织的人员变革实质是对组织内部人员态度、期望、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但是这种变革比起结构变革、技术变革更加不易。对于已经形成固化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的组织成员来说,变革会显得力不从心,从理念转变到行为转变更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组织成员即使已经接受了新的理念,但要转变为具体的行为,仍然会受到自身行为习惯的制约。相对而言,新员工、外部人员更加容易接受新理念、新思维,能够产生新办法,也更加期盼组织变革。组织的技术变革也有同样的问题,更新换代的设备和工艺可能不适合习惯于使用旧设备的组织成员。旧员工与新员工之间、内部员工与外部人员之间、不同部门员工之间因此会形成利益差别,产生矛盾和对立。由此,争夺关于变革目标和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