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11月中期

社会燃烧理论与城市安全的优化路径分析/孙 雪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孙 雪 日期:2018-12-11 10:01:16
术、权力等限制,对安全项目存在沟通协调瓶颈,缺乏对安全项目的整合把握能力,造成安全项目效果不明显,影响基层参与共治城市安全的持续性,使得基层失去参与城市安全共治的机会。
  (三)“导火索”引发城市安全共享困境
  1.数据共享困境。城市安全涉及的部分职能部门、业务部门建立了相应的数据系统,并延伸到了基层社区,但这些职能部门、业务部门的风险数据评估方式不统一,加之数据采集标准与基层单位衔接不够,使得所获取的安全数据质量不高。而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这就钳制了城市安全数据的供给质量,并影响其后续开发、共享运用。
  2.技术共享困境。城市安全数据采集技术、系统还处在初级阶段,许多职能部门、业务部门采集的安全“元数据”还比较原始、粗糙,不具备共享的条件和能力,从而制约了城市安全数据处理的整合性、共享性,也制约着城市安全数据监测预警作用的发挥。
  三、城市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优化路径
  (一)消除“燃烧物质”,共建安全网
  发挥社会组织“自制学校”的凝聚作用,培养个体积极参与安全建设的习惯。一方面,培育社会资本,规范社会资本共建城市安全的准入门槛和过程控制。其一,发挥好民政部门对社会资本的登记管理职能,完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安全共建的法律、法规、政策,优化工作流程,营造社会资本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城市安全共建的环境,规范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安全共建的准入“门槛”。其二,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安全共建的行业标准、行为准则、制度要求,增强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力,提升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安全共建的公信力。另一方面,立足安全文化源于安全氛围的原理,营造城市个体对安全风险及时认知的良好氛围,激发社会资本共建城市安全的积极性。具体而言,可从社区着手,遵循安全文化的发展规律,打造好城市安全宣教培训、应急预案、应急演练三个方面的观念、制度、行为安全文化,做到城市安全文化供需匹配。通过城市安全文化的熏陶,发挥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体系的作用,做好城市安全的预防工作;凭借城市安全文化互动,实现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协作,调动多方参与城市安全共建的积极性。
  (二)控制“助燃剂”,共治安全项目
  优化安全项目,提供共治安全项目沟通机会。其一,优化整合安全项目。在布置上,有重点、有差异地规划布局和整合安全项目,实现项目布置的科学化,为城市安全共治提供高质量的载体;在管理上,加强安全项目所涉及的职能部门、基层社区之间的沟通协调,解决安全项目各自为政现象,实现安全项目扁平化管理,提高安全项目共治效能。其二,提供基层参与安全项目沟通机会,做到基层可以及时传递所发现的安全项目问题,职能部门可以及时进行技术指导、解决问题,增加基层和职能部门之间的互动,提升基层参与安全共治的信心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好已有网格员(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群测群防员、食品药品安全联络员等)的沟通作用,提升职能部门对城市基层安全项目业务指导的专业性、持续性,保证安全项目发挥作用,避免因沟通协调不畅而助燃城市安全问题。
  (三)切断“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