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7月中期

政策异化视角下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困境及治理/李智永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智永 日期:2018-07-10 16:49:24
与他们承担的责任和所应起到的重要作用相匹配。当他们的能力无法匹配这种责任,同时又面临着严格考核的时候,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寻找捷径以应付考核,“数字脱贫”“产业扶贫中的形式主义”等大多与此有关。在这一过程中,政策异化是政策执行者(基层政府和帮扶人员)的主动行为,但是这种主动行为具有被迫的性质,或者说是无奈的选择,需要和地方政府自利性的主动异化政策执行相区别。
  总之,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可以看作政策异化的结果,但这些政策异化表现出的一些新的特征需要注意:一是政府层层加压导致政策客观地产生异化;二是下层的政策设计未考虑总体政策目标导致的政策异化;三是在上级压力下,下级政府被迫主动异化政策。这三种政策异化是目前政策异化研究领域很少被注意到的问题,对于研究政策异化过程的“黑箱”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治理脱贫攻坚形式主义的建议
  政策异化的治理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对政策异化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针对不同的具体事例分析,得出的结论往往大相径庭,治理的思路也存在很大差异。仅就本文的主题——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而言,治理的思路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省市两级政府和有关领导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提高政策和行动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完全禁止市级政府的检查督导是不合理也是不可能的。首先,任何一个层级的政府都面临着脱贫考核的压力,必然要关心脱贫工作的进展情况,因为这关系到主要领导干部的政绩,容不得半点马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政府出台政令禁止他们随意检查督导,他们也会想其他办法应对。其次,省一级的检查考核毕竟有限,很难真正起到督导的作用,而县级政府工作人员和基层的关系盘根错节,也很难有效监督,所以市一级的检查督导仍然是有必要的。为避免前文所说的层层检查造成的形式主义,关键在于改革检查督导的方式。例如,市级检查督导全部实行不定时暗访,事先不打招呼,直接进村,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基层负担;省级检查时要抽调市级人员参加,以便市级了解上级意图和基层实际;市级检查标准和内容也要和省级的相统一,以免基层政府无所适从。
  (二)改进过程控制方式,根据扶贫的客观发展阶段对帮扶人员设置不同的考核管理制度
  一般来说,扶贫工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了解阶段、制定帮扶措施阶段、措施实施阶段和脱贫巩固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帮扶人员的扶贫工作有不同的重点,相应的管理制度的设计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而不能只是针对帮扶人员是否在岗进行检查考核。在刚进入扶贫点阶段,帮扶人员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先了解所在村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分析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地方经济落后的瓶颈所在。在这一阶段,对帮扶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应该侧重于其是否真正沉入基层工作,是否真正了解贫困户和贫困村的情况,这时用严格打卡的方式进行考核是必要的,同时也可以对其进行随机抽查,看其是否真正掌握了贫困户(村)的情况。在第二阶段,检查考核的重点则应该落实到帮扶措施的制定情况上,即看其是不是有具体的帮扶措施、措施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方面,而对人员在岗情况的考核可以适当放松。在第三阶段,应该主要针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即帮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