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5月中期

“职场囚徒”的诱发机制及消解策略/李 柳 程云喜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 柳 程云喜 日期:2018-06-07 17:01:38
  【摘  要】“职场囚徒”是当下社会和企业组织中的客观存在,对组织效能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人类合作的困境是其产生的基础条件,而以交易型为主导的领导风格是其产生的现实条件。要消解“职场囚徒”现象,需要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变革性调整,建立新型的组织关系。宏观上,变革垂直型的组织管理模式;微观上,坚持任务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加强组织与员工的双向沟通,营造奋斗、和谐、公平的组织氛围。
  【关 键 词】“职场囚徒”;“囚徒困境”;“纳什均衡”;交易型领导风格;双向沟通
  【作者简介】李柳(1992— ),女,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程云喜(1963— ),男,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与管理创新。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源异质数据环境下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决策方案生成方法研究”(项目编号:71501063)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8)14-0035-03
 
  目前理论界所言的“职场囚徒”,是指组织在管理实践中遇到的既缺乏进步动力也没有勇气离开的这一类人。概言之,“职场囚徒”有两大主要特征:一是不愿努力改善自我;二是不愿跳槽,自甘平庸。另外还有两个重要的表现:其一,这些人由于积累了相当的自然禀赋和社会资本,具有一定的与组织博弈或抗衡的能力;其二,正是这些要素的累积和发酵,使得他们并未被列为组织要淘汰的人员。根据怡安翰威特咨询公司的调研数据,这一群体占据全球劳动力的8%,但真正意义上的“职场囚徒”也许远超这个比例。因此,在打造高敬业度组织文化时,对“职场囚徒”这个特殊群体就不能置若罔闻、听之任之,而是要建立相应的规避机制,防范组织陷入“职场囚徒”困境。
  一、”职场囚徒”的诱发机制
  (一)人类合作的困境是“职场囚徒”产生的基础条件
  人类发展的历史毋庸置疑地表明,人类的所有进步都来自合作,而且这种合作不是出于本能,而是出于理性和智慧。但人类的合作当中也遇到一个重要和根本的瓶颈,即经济学所谓的“囚徒困境”或社会学所谓的“合作困境”,这是基于人的自利本性,即“理性经济人”行为前提下的结果。这种困境既表现在组织中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也表现在组织与个体成员之间。“经济人假设”认为,如果一个人是理性的,那他的主观效用一定是正确、稳定和客观的。假设组织与个人构成了博弈中的两个局中人,由于双方信息不完全对称,彼此间也没形成足够的信任,因此,双方在博弈中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主导原则,并由此形成以下几种可能结果:一方选择合作,另一方选择不合作,选择合作的一方得到-1的收益,而选择不合作的一方则会得到3的收益;在都选择合作(忠诚)的情况下,双方都得到2的收益;双方都选择不合作(欺诈),则两败俱伤,双方得到的收益为0,这种结局被称作“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在此情况下,双方均无法“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当组织中的个体遭遇“合作困境”时,具有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