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5月中期

中美两国政府改革意识的比较研究/陈 思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陈 思 日期:2017-06-13 09:37:29
之更加合理完善。
  具体至数据采集方面,众所周知,两国文本采用的是不同的书写语言和书写符号。在中文中,改革一词有多种的表示方法,如变革、革新、转变、转型等,在英文中,改革一词也有不同的表达。本文假设两国在更换使用同义词语的频率上大致相当,只采集中文中的改革一词和英文中的Reform一词,用以代表两国政府的改革意识,通过对词语的词频分析,阐释两国政府改革意识的现状和变迁。
  由于《政府工作报告》篇幅不尽相同,长短不一,为使数据衡量标准化,本文引入覆盖率的概念。覆盖率这一概念来源于本文所选取的分析软件Nvivo,即材料来源在节点处编码的百分比,其原理是词频与文章长度的比值。Nvivo可自动生成词频的覆盖率。
  三、1978年至2016年中国政府改革意识的历时分析
  (一)中国政府改革意识的基本描述
  自1978年至2016年,改革一词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出现了2857次。这些改革涵盖了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科教文卫体改革、军队改革等。
  (二)中国政府改革意识文本分析数据结果
  本文根据Nvivo软件所采集的改革词频覆盖率的数据统计分析,并运用SPSS软件作图,可见1978年至2016年中国政府的改革意识的变化。
  中国政府的改革意识自1978年之后开始曲折地上升,到1989年升至顶峰。1990年之后又趋于下降,整体上波动幅度比较明显。
  在所采集的39份中国政府改革意识覆盖率中,最大值为1.37,最小值为0.04,均值为0.728,标准差为0.275,方差为0.075。
  中国政府改革意识最弱的时间为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时改革的意识尚处于酝酿之中,蛰伏于未来的政策导向和意识形态发展中,因而尚不明显。
  中国政府改革意识最强的时间为1985年,改革意识覆盖率为1.37。这说明,中国共产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经过几年的宣传﹑发动﹑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改革开放已深入人心,到1985年中国政府的改革意识已非常强烈和坚定。
  (三)中国政府改革意识的移动平均值
  由上文可知,中国政府的改革意识是不断波动的。为了判断哪些年份的稳定意识是处在明显波动的状态,本文引入移动平均值这一概念。
  所谓移动平均值是时间序列上各项发展水平的平均数,反映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水平。其计算方法是每连续N年的数值求平均值。本文将移动平均值的时间周期设定为5年,因为中国的政治运行周期是五年。也就是说,具体到本文所涉及的移动平均值,其计算方法是每连续5年的改革覆盖率求其平均值,即1978年的平均值为1974年至1978年的数值相加除以5,1979年的平均值则为1975年至1979年的数值相加除以5。
  在所采集的39份中国政府改革意识的移动平均值中,最大值为0.97,出现在1989年,也就是1985年至1989年的平均值;最小值为0.04,出现在1978年,也就是1974年至1978年的平均值;平均值为0.687,标准差为0.257,方差为0.066。
  中国政府的改革意识在1978年以后有明显的增强,至1989年到达顶峰,这说明1978年到1989年每连续5年的平均值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这段时期就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改革开放并认真推进的时期。中国的改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