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1月中期

基层政府社区认同建设的文化治理效用研究/付春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付春华 日期:2017-03-15 17:33:37
委会自治”的“一委一站一居”体制。社区治理主体权利体制和需求回应机制的认同建设,有效强化了社会公众的多元协同治理价值观念,发挥了社区认同建设中的文化治理效用,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社区自治组织既相对独立又协同共治的治理格局,成为西部地区推进社区多元治理的典型。
  (二)包头市社区认同建构的文化治理效用
  1.主体权利体制认同方面
  首先,“一委一站一居”格局构成了行政主体与自治主体平衡对等的组织结构。扮演行政角色的社区服务站与居民自治力量的代表社区居委会在关系上不相隶属,各司其职。居委会彻底回归自治角色,法律赋予其特殊地位及其拥有的群众基础和资源,使其成为各类社区自治主体的领导中枢和居民利益的代言人,最大限度上增强了自治主体对社区的组织结构认同,保证并扩大了居民自治和多元参与的空间。社区自治力量不断与政府行政力量寻求新的动态平衡,参与社区治理和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政府决策在这种新的平衡中获得了更强的社会认同。
  其次,自治力量逐步成为社区权威的主导。在“一委一站一居”的制度设计中,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得以确认,其拥有对社区党委、社区服务站、社区居委会三大主体的监督评议权,在制度上扮演了“社区最高权力机关”的角色,确立了自治力量在社区权威中的影响力;在居委会自身层面,由于其本色归位,其内部议事规则、功能结构逐步开始规范,居民的诉求愈来愈影响居委会的行动方向;在居委会与行政力量的关系层面,代表居民自治力量的居委会对带有行政力量色彩的社区服务站的监督评议,逐渐强化了其对行政权力的影响,使社区权力发生结构性转变。 
  2.需求回应机制认同方面
  第一,建立了社区保障和社区服务的有效供给机制。在“一委一站一居”格局下,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从社区居委会中剥离出来,由扎根于社区的服务站承接,基层政府通过人、财、物与职能的相应下移,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治安卫生、就业援助等各类服务和保障,有效解决了以往居委会人员不足、能力不够、热情不高的问题,政府基层服务效能特别是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明显提升。各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变“坐等求助”为“上门服务”,变“统一服务”为“个性服务”。
  第二,形成了行政主体与自治主体的对话互动机制。一方面,“一委一站一居”格局为社区服务站与社区居委会提供了对话平台,扁平化体制和网格化管理则保障了对话沟通的有效性。街道办事处的行政管理层级减少,社区服务站对居民个体和居委会的诉求在社区与基层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快速反馈,提高了沟通效率和解决效率,有利于增进居民对基层政府的政治合法性和行政能力的认同。另一方面,摆脱了大量行政事务性工作的社区居委会增强了汲取民意、解决诉求的热情。在社区党委领导下,扎根于社区的社区服务站同样具有获取居民支持和满足居民需求的动机。由此,居委会与社区服务站积极在社区公共事务上寻求合作,双方形成角色互补和优势互补,强化了对政府治理作用和行政效能的认同,提升了诉求解决能力,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的自治体系逐渐加大了对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影响。
  3.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