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5年10月中期

网络传播的困境与协商民主的规制/张 敏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 敏 日期:2016-01-18 16:43:54
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网络中的发言也多少带有偏私。人们充分享有言论自由,但其言论往往不客观,在重大社会和政治事件发生时,容易出现对立的观点。信息窄化强化了对立,由最初的评论对立扩大为派别对立,致使社会趋于分裂。因为无限过滤,社会呈现分裂趋势,出现仇恨团体和极端组织,成为民主的最大威胁。
  群体极化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就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1]P47。在网络时代,日益多样的传播方式使志同道合的团体彼此沟通讨论,每个人都有无限过滤的倾向,在其观点受到同伴的鼓励和支持后,更沉溺于对该团体所认同观点的确信,而排除其他多元信息的价值,漠视相反观点,到最后虽然他们的想法和最初一样,却变得更极端了。群体极化使团体持续保持认同,能巩固团体合作精神。但很多时候群体极化和信息串联结合起来,就会使信息成为引爆点[1]P56。特别是在极端情况下,群体极化给人类带来的更多是灾难。
  群体极化容易导致民粹主义。“民粹主义虽然指的是具有不同观点的人,但总是设法以大多数人的名义说话”[2]。根据群众心理学理论,群众心理和行为具有非理性、情绪化的特征,既具有革命、破坏性,又容易追随领袖和屈从于权威。勒庞说:“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3]发生重大事件时,在网络中具有相同观点的人聚集起来,信息窄化使他们缺乏理性,各种仇恨群体更容易相互联系和影响,充分展示人性幽暗的一面,成为勒庞所言的“乌合之众”。这也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动力机制,在网络中体现为民粹主义,渲染了民众的暴戾之气。
  三、共享经验和多元信息:网络民主的前提
  桑斯坦指出,传播的目的是确保人们能完全看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他批判了无限过滤信息并主张多元信息,认为充分的信息是民主社会必需的,因为民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一定程度的共享经验,二是能接触到一些未预期的、事先不经过选择的多元的话题和想法[1]P146。
  共享经验是指人们从街头、公园、社区等地方的聊天中获得的不可预知的共同经验,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形成。社会资本是广泛存在于社会网络关系之中并能被行动者投资利用以实现目标的社会资源。相对于个人资源,社会资本表现为社会网络、合作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4]。传统社会中,公众以开放街区和公园为中心共享经验。20世纪中晚期,报纸、杂志和电视等公共传媒取代了公园,提供给人们不同的议题和看法,但并无太大的过滤功能,它们提供的议题和看法都没有事先被筛选[1]P138,仍保持了信息多元化,在此基础上人们共享经验,形成社会资本。运行完善的社会有赖于诚信、互惠的关系。社会资本的形成又促进了民主的发展,社会资本体现为互惠和合作,减少了派别之争和社会分裂的因素,促进了社会有机团结。
  民主的另一前提是不确定的多元话题和想法的存在,大众传媒提供了多元信息,使大众看问题客观全面,对重大事件采取一种理性态度,从而使社会趋于团结,有利于民主的生成。相反,一元信息则造成社会分裂,是民主的最大威胁。民主的两个前提条件是共生共存且相互促进的,共享经验的形成得益于信息多元化场景中不可预期的话题和想法的存在与交流。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