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上级机关干部到基层任职应克服的不良倾向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董励华 刘海飞
日期:2017-04-25 15:53:43
根据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在换届中经常有一些上级机关的中层干部到基层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这对于贯彻五湖四海用人原则、促进干部交流、培养年轻干部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改善了班子结构、增加了班子活力。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干部由于长期在上级机关工作,虽有工作严谨、办事规范的优势,也存在一些接地气不够、做群众工作经验不足的劣势,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倾向。如果不加以重视,既会影响基层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也会影响这些干部自身的成长。因此,对这些不良倾向,应当注意防止和克服。笔者对此进行总结和探讨,目的是提醒这些干部注意防范,扬长避短,顺利成长。
一、自我封闭的倾向。自我封闭是指将自己与外界隔绝起来,除必要的工作、学习、会议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不与其他干部群众来往,甚至害怕与干部群众来往,具有逃避性、非沟通性等特征。这可以说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一些干部从上级机关到基层担任主要领导之后,不愿主动深入群众倾听意见、接触干部了解情况、广拓人脉开展工作,而是一味缩回自己的小天地里。干部群众找上门来汇报工作、交流看法、反映问题,本来是一把手经常碰到的正常情况,但有些同志往往以种种理由加以回避,故意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干部群众有过多的联系,以显示领导的权威性,刻意保持一种神秘感。有的怕与下属走得太近,受到拉拢,在廉政建设方面讲人情、有闪失,因而刻意保持距离。长此以往,也就没有人去找他们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了,他们也乐得清闲自在,“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久而久之,“庙堂江湖两相忘”。
二、自负自卑的倾向。自负与自卑都是不成熟的标志,二者往往是相伴而生的。一个干部的自负往往不是因为过分相信自己,而是来自真实存在、触手可及、源于内心的自卑感。为了掩饰或隐藏这种内在的自卑感,外在就可能会表现得非常自负。一些上级机关干部下基层任职后,由于长期在上级机关,自认为接触领导多,掌握信息量大,对一些政策法规熟悉,往往比较狂傲自大,总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自己的决策绝对正确。但在实际工作中,情况千差万别,特别是在与本地实际的结合上,他们摸不着门道,上不了手,一心想干大事,却又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做出的判断和决定找不到切入点,导致决策贯彻不到位,或者在实施过程中“碰钉子”。尤其在一些能力水平比较强的副职面前,对比之下,他们相形见绌,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在执行民主集中制时,他们要么唯我是从、独断专行,要么唯唯诺诺、放任自流,导致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班子领导力下降。在处理与班子成员的关系时,由于自负和自卑心理交替出现,他们的情绪和心态很不稳定,遇到事情眼高手低,经常与班子其他成员意见相左,情绪上时好时坏,工作上举棋不定、左右为难。
三、冷漠寡情的倾向。一些从上级机关到基层任职的领导干部,由于之前长期在单位身居要职,别人找他们、求他们办事的多,养尊处优惯了,往往自命清高,认为自己是阳春白雪,下属是下里巴人,跟这些人共事,彼此没有共同话题,除按部就班布置工作之外,与班子成员、下属之间缺少感情交流,对他们缺乏人文关怀,缺乏关心爱护,对其困难、问题不闻不问,更谈不上加以解决;对下属工作上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