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公务员行为激励的场动力探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肖海燕 日期:2016-12-07 15:29:53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有多种途径与方法,然而,说到底还是要落实到执政者尤其是公务员的行为能力与行为动力上。在物质型与非物质型两种激励途径的对比中,更多学者认为非物质激励如职业良心等心理因素对公务员行为激励更持久和有效。勒温场动力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将人的行为激励看成是客观环境因素和主观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从心理路径探寻公务员行为激励对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更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务员行为激励的场动力问题调查
  勒温场动力理论为科学分析公务员行为激励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路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客观环境基础,“环境场”客观情况与国家治理目标的差异被公务员体验并映射形成“心理场”问题,在“政治—认知场”“经济—知觉场”“社会—情绪场”“文化—价值观场”“生态—信念场”等方面产生正效价或负效价的心理反应,其中正效价的“事实”令人产生自豪、自觉与满意,负效价的“事实”将令人感到挫败、失望以及不满,并呈现为群体行动力强化或弱化,影响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为详细考察当前国家治理“环境场”对公务员行为激励“心理场”的影响,笔者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以便利抽样方式对广东S市、湖南C市、广西N市所辖县乡两级共60名公务员进行非正式、开放式访谈,访谈对象的选择考虑了地理、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代表性,访谈时间为20分钟到1小时不等,根据受访者在工作场所的时间充裕度以及兴趣度进行调整。访谈主题预设为,“国家治理中哪些现实问题对你的工作动力造成心理影响?”访谈资料显示,来自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基层公务员对国家治理问题的关注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对“经济场”问题的关注度最高,尤其是广西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工作对公务员心理影响较大。
  二、公务员行为激励不足的场问题分析
  1.“政治—认知场”的迷茫:制度建设的困境。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制度建设困境是“政治场”中的最大难题。受访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均表示自信和肯定,但认为领导个人权力膨胀、隐秘性权力寻租变相交易、权力监管避实就虚、职业晋升通道不畅、任务分配苦乐不均等问题严重、治理困难。进一步整合与总结发现,社会监管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基层信访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障碍与缺失使公务员对制度建设有效性产生心理认知偏差,进而出现动摇情绪和迷茫心理,妨碍公务员工作动力激发。
  2.“经济—知觉场”的挫败:发展现状的悬殊。公务员都有对经济发展的渴望、重视和忧虑。访谈中,县级公务员普遍认为基层工作条件不如大城市优越方便,工作内容烦琐且责任重大,工资增速又不及其他行业,心理失衡带来的职业倦怠导致离职、转行、不作为等频频发生。而乡镇公务员认为农村义务教育凋零、集体经济瓦解、公共事业发展滞后、重复性经济发展与恶性竞争严重以及资源枯竭带来的失业、劳动力流失等影响工作信心。总体来看,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的社会层级断裂、社会结构固化、贫富差距悬殊、公共财富分配不均等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使公共行政充满危机感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