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公务员行为激励的场动力探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肖海燕 日期:2016-12-07 15:29:53
互学习与知识习得,因而增强公务员整体工作能力,有利于激发个体工作信心和工作热情。第一,建立工作交流机制,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如,经济发展与管理能力、政策理解与应用能力、风险识别与驾驭能力等。第二,建立终身学习机制,贯彻实施继续教育制度,开辟公务员E-Learning通道,丰富学习形式与学习途径。
  2.培育改革创新精神和使命担当意识。当前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公务员要提升应对制度障碍的智慧和增强经济建设的能力,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为契机驱动改革创新精神和使命担当意识,探索破解经济发展悬殊问题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三)重视行政伦理建设、增进职业荣誉感
  1.树立正确的行政价值观。第一,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群众信任、社会理解,为社会资本重建积累口碑、树立标杆。第二,以敬业奉献为基本准则,通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提高工作满意度与群众支持度。第三,坚持追求卓越的行政精神,主动、负责地应对公共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真正体现公务员的职业价值与荣誉。
  2.提倡行政职业良心。要强调公务员对其他生命的尊重、爱护与关怀以及对公共事业的良心与忠诚。与善良者为伍、与智慧者为伴,可以进一步满足公务员的精神需求。
  (四)加强文化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1.坚持党的新闻舆论观,坚定中国道路。第一,加强网络新闻治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以党的政治强音坚定公务员对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道路的守望,坚定公务员的精神信仰。第二,强化民族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延续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民权主义等传统文化的血脉渊源,使公务员在中西文化相互涤荡中坚定文化立场、增进文化自豪。
  2.强化政治定力,抵制社会媚俗思想。第一,加强公务员政治理论教育,增强其思想免疫力和共产主义文化信心,在工作生活中不媚俗,有主见、有担当。第二,加强公务员心理疏导,开拓心理宣泄和情绪倾诉的正当渠道,对实际生活困难的要给予组织关怀和生活援助,增强其抵制各种社会诱惑的心理砝码,强化公务员的职业承诺。
  (五)培养“同理心”与共同体意识
  1.培养“同理心”与生态责任感。“同理心”能使公务员心系社会疾苦与国家安危,能够推己及人地考虑生态环境治理对社会生活质量、公共空间发展以及资源代际传承的影响,自觉将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内化为驱动公务员行为的心理要求,建立一种推动社会和谐、文明进步、人民幸福的生态责任感。
  2.提倡共同体意识与众赢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此,公务员既要以共同体意识来维护地区间、族群间、代际间的生态平衡发展,又要坚持多方受益和多方参与治理的众赢思维,推动跨区域的生态治理合作以及全民参与的共同生态治理,从内心激发公务员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
  [注:本文是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项目“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可持续发展与可操作运行研究”(项目批准号:SK13YB082)及河池学院重点科研项目(项目批准号:2013ZB-H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河池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