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个人喜好与单位文化风习的养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吴 强 日期:2016-09-12 15:47:45
  早已有人指出过,领导尤其是各单位一把手的个人喜好不仅能反映其自身修养水平和脾性做派,而且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本单位的整体文化风习,部属和职工甚至会模仿、跟风,所谓上行下效是也!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人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复杂体,就此而论,个人喜好的种类和方面较多也实属正常。如有些领导自己平日就喜欢健身、远足或打球,其所在单位的体育氛围一般来说通常也就比较浓厚;反之,领导若是对于一些“奇门歪道”甚是偏爱,时间一久,轻则本人玩物丧志,对工作提不起精神,重则逐渐滑向堕落的深渊,难以自拔,并有可能在单位内部引发群体效应,这也是近年曝光的腐败案多为“窝案”的原因之一。那么,应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尽可能发挥领导个人喜好对单位文化风习的正面影响,本文试对此进行探究,望能引发同好思考和进一步叩问。
  一、为什么是领导的个人喜好
  单位有大有小,单位人数也不尽相同,每个员工都有属于自己的个人喜好,且在不同程度上会影响到其他同事,而个别人因为某一项爱好特别突出甚至成为单位内部人所共知的“高手”,但他们对于单位文化风习的塑造力显然无法与领导相提并论。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中国古代流传数千年的官本位意识无疑是这一现象产生的深刻思想根源。众所周知,自秦朝完成统一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一改此前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的私人兴学传统,不仅“焚书坑儒”,而且要求各地一律“以吏为师”,也就是将原本较为自由的学习活动强行置于国家管控之下,所学内容也由中央规定,而教授者也从此前的诸子转为皇帝亲自任命的官吏,这极大地抬高了官僚阶层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也就此形成了官与民两大阶层之间的地位分化。隋唐以后,科举制度使读书与做官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内在联系,“学而优则仕”也走向制度化,这在带给贫寒学子出人头地希望的同时,也在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莫不以做官为荣、官越大越好的“官风”,即使是富甲一方的商人也要捐个官,好光耀门楣。时代虽然几经变迁,然而官本位意识迄今依然在整个社会很盛行。既然如此,领导的个人喜好当然也就有别于普通职工,而有的领导也恰恰乐在其中,对这些人来说,享受权力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最为重要。
  其二,长期以来,民主集中制在实践中蜕变为领导个人决定制,这可以说是当下各单位实际运行中的常态,既是产生问题的诱因之一,也同时作为不正之风而呈现于人们眼前,饱受群众诟病。国人头脑中官本位意识的根深蒂固和组织原则的松动,加剧了单位普通职工在思想深处对领导的顺从,从而导致职工与领导之间的极度不对等。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原本作为集体议事机构的党委(组)会或职代会的权力被严重削弱,整个单位似乎看不到组织的存在,党的领导也仅仅徒具形式,并没有实质内容。开会敷衍、学习迟滞、领悟不够,党委领导之下的行政负责制沦为一纸空文,单位一切大小事项概由领导决定,而职工不论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都不敢表达出来,没有不同声音,有的只是为领导个人喜好所做的锦上添花。
  其三,进而言之,前述两点在不经意间导致机关作风的严重异化,而这又反过来使单位内部人际关系和政治生态遭受双重恶化。中国共产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