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上下级关系中传统忠义观现代化的问题与引导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于学强 日期:2016-04-07 09:20:14
  忠、义在先秦之前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忠指的是尽心为人办事,不分对上与对下;义指的是办事准确,几乎包括处理一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但随后的忠、义连用,使其方向性与内涵也发生变化。忠主要是针对上级忠心,义主要指兄弟朋友之间的义气。在现实中,这种忠义理念影响了世人的价值观,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人。在干部队伍中,这种忠义思想则有着双刃剑的作用,需要加以规约与引导,以促进传统忠义观的现代化。
  一、传统忠义概念的历史流变
  在传统文化中,忠既有尽心无欺的内在刚正之义,也有待人接物的外化至善之举。前者主要强调诚实与正义,后者则主要强调良心与友善,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外化。在儒家思想中,又往往将忠的外化或推己及人称之谓“恕”,所以有“忠恕”一词,本质含义就是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对待别人,万事不能强加于人,善于换位思考,即孔夫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但是,在孔子那里,除强调忠的基本含义之外,也曾用“忠”字倡导一种和谐的君臣关系,指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其意思是君王任用臣子要符合礼的规范,臣子侍奉君主要用忠心。在这里,忠已经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主要是下级对上级而言的。这种思想在后来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但是,在春秋时期,君臣关系尚处于相对宽松的环境之中,君权至上的观念还没有出现,此时臣下对于君主的忠是理性的、有条件的。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忠的内容日渐集中,由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一种具体的道德规范,由对君臣双方的道德要求转变为对臣下的单方面的道德约束,从而使忠的方向性由双向度变成单向度。
  义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原本是指公正、合理或应当做的,即“义者宜也”(《礼记?中庸》)。孔子将义提到了很高的位置,指出“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孟子虽然没有直观地揭示义的含义,但也曾不止一次地指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在这里,孟子已经将义概括为人的思想和行为之路,而且是必由之正路。原本,义与利常连用,用以规约人的逐利行为,要求人“义以为上”(《论语?阳货》)。随着社会的复杂化,义字与气连用,有了“义气”一词。原初义气没有改变“义”的基本含义,仍是指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做出自我牺牲的气度。后来,此词更多地带有负面意义,特指由于个人或朋友之间的关系而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甚至牺牲自己的狭隘思想。
  由此可以看出,忠与义本无贬义,原初都有公道正义之义。所以,在漫长的阶级社会之中,它们在维系社会中人与人尤其是官场内部关系方面起着调节器的作用,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着正面作用。但是,自二字连用后,随着社会发展,其方向性与内涵发生了变化,忠义也便有了新的内涵。这种新的内涵实际上是对传统公道正义的践踏。正是这种变化了的内涵,导致一定时期内的官场变得乌烟瘴气,甚至严重影响到了现代社会。当下,干部队伍中发生变异的忠义观并不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