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严防领导干部“任性”决策的路径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陈茂先 日期:2015-06-08 18:11:55

  决策是严肃、严谨、规范的领导行为,但有少数领导是决策意图自定、程序自设、方案自选、结果自说,这是典型的想当然决策。想当然决策,是指具有决策权的领导在权力范围内将个人意图、个人目的、个人偏好通过设定的程序变成组织行为的过程及其结果的总称。领导想当然决策的类型有不学无知型、个人偏好型、谋求私利型、权力任性型、利益绑架型、标新立异型。减少领导想当然决策现象,不能从某一方面下手、某一方面着力,而是要运用立体化的措施和综合手段,杜绝权力任性、决策随意。

  一、从决策者来说,需练好四种功夫

  1.必须树立正确的决策观。决策者要坚持正确的决策观就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因为决策观是价值观在决策领域的体现。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做到决策是久久为功而不是临门一脚,要把价值和能力体现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上而不是个人表现上,要坚持决策对事业发展有利、对全局有利、对党和人民群众有利,而不是放在个人私利上。要坚持正确的宗旨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是决策者必须践行的宗旨。符合党的宗旨的决策就要排除干扰,及时、果断地做出;有违党的宗旨的决策,需要放弃的第一时间放弃,需要抵制的坚决抵制,不因个人原因而做出有违宗旨的决策。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是用来为公众服务的,而不是用来谋私利的,更不是为任性提供“保护伞”的。决策者必须明确权力的来源与性质,做到用权有所戒、用权有所惧,不过分用权、越级用权,真正做到决策权依法、依规使用,最大限度地避免权力作祟下的想当然决策。要敢于自我纠正错误。领导在特定时期出现有失合理的念头甚至倾向不科学方案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出了问题后,要虚心接受上级、同级、下级以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真诚地检讨自己并果断调整。

  2.必须提升决策水平。决策水平是领导水平最重要的体现。从一些想当然决策案例来看,决策者能力和水平不高是重要因素。要学习决策常识。领导干部对什么是决策、如何决策、如何科学决策要有系统的学习和把握,避免因对决策知识一知半解而导致失误决策、错误决策。要遵循决策的基本程序,运用决策的基本规律,防止因为对决策无知而胡乱决策。要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领导者必须做到事事学习、时时学习,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对新问题不了解而造成的决策想当然。需要自学时自学,需要专业人士讲解时邀请专家授课,需要个人学习时个人学习,需要领导班子或者组织成员集体学习时安排集体学习,从而让大家对新问题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避免无效决策或者错误决策。要最大限度地动员组织资源。决策既是对个人资源的运用,更是对组织资源的运用,不能以个人资源的运用代替组织资源的运用。决策前要用好组织资源,如人事决策前要和班子其他同志先通气,征求意见,再由组织部门按照程序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被别有用心之人欺骗、蒙蔽。决策中要充分运用组织资源做好方案的起草、整合、优化、选择等。决策后要运用组织资源做好情况掌握、效果分析以及决策实施等。

  3.必须善于借用“外脑”。决策是决策者的思想和价值产生、运用的过程,也是借用“外脑”为决策服务的过程。要运用决策群体力量。决策虽是一把手拍板,但决策过程是班子集体行为。决策前要充分听取决策群体的意见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