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探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王慧军
日期:2015-01-05 16:50:25
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是国家治理的主体性力量,其责任就是努力实现国家治理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不断调适政府的角色及其治理方式,是各级政府治理创新、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目的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而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又为地方政府治理进一步的创新提供可能,在二者的不断相互作用中,逐步实现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由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还存在一些障碍,妨碍了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不断清除地方政府治理创新障碍,提升政府资源整合能力、政府自身的机制运转能力、政府的现代工具使用能力和政府的责任调控能力等,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实现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地方政府必须树立“善治”治理理念,促进公共管理职能社会化,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束缚着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传统的理念认为,社会公共事务只有政府才能管理,政府是管理的唯一主体。在这种理念支配下,地方政府对各类社会公共事务大包大揽,管了许多本来不该管同时也是管不了和管不好的事,其结果是不仅没有实现政府的良好愿望,而且削弱了社会自治能力,压抑了社会和公民的创造活力。公共管理是由国家、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的,因此,“国家、政府和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李军鹏:《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西方国家政府职能转变的历程表明,最优化的社会治理是由多元的社会公共组织实现的。政府管理要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尽可能多地将公共事务交给社会管理,实现公共管理职能社会化。要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将一些政府职能通过向社会转移或委托代理等方式转移给社会组织,以此减缩政府规模、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财政支出。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公共治理的核心主体,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全面履行职能的同时,要加大对各种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发展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同时要放松规则,逐步取消对各种社会组织生硬僵化的隶属关系,切实帮助各种社会组织做好相关制度安排及人力资源筹备和经费来源等问题,注重发挥其应有职能,在提升社会自治能力的同时提高地方政府的资源整合能力。治理目标的实现,核心是围绕资源配置与整合来进行。传统的管理时代,资源基本上集中掌握在政府手中;在现代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治理时代,政府虽然依然掌握了庞大的资源要素,但越来越多的资源会逐渐分散在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手中,特别是一些稀缺资源未必就一定掌握在政府手中,有时候政府也许根本无法获得。在这种情形下,如何识别并优化使用其他各种社会组织和私人所拥有的资源,进一步发挥共识、信任和社会资本等无形资源的作用,促成社会治理主体间的合作与集体行动,就成为地方政府在治理时代必须具备的能力。
二、地方政府必须创新完善社会治理机制,不断提高协调运转能力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是统筹其管辖各个领域的治理,促使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能力,因此,政府单一主体管理那种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组织与控制方式,将无法满足新的治理需求。在治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