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年轻干部如何赢在起跑线上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曾 志 日期:2014-11-06 09:41:54
  一
 
  近些年,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干部队伍年轻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成为公务员队伍的中坚力量,发挥了重要的骨干作用。但是,年轻干部晋升的同质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如果引导不好,就会形成恶性竞争,滋生“窝里斗”,造成人际关系紧张,降低工作效率,严重影响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建设。其结果,就是少数人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胜利者;大多数人甘居中游,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还有一部分同志在激烈竞争中,自愿放弃,主动缴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只当和尚不撞钟,打发时间,浪费青春。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逢进必考”,进人相对集中。随着公务员“逢进必考”制度的全面落实,各单位的进人相对集中,有的是每年一考,有的是二三年一考,一批又一批的公务员通过考试进入单位或机关部门。往往在同一年度、同一职级上,会进入一批年轻干部,他们的学历、年龄、经历、能力、水平等基本相同,面对领导职务晋升的压力自然就会更大。一个领导岗位空缺后,就会有一批年轻干部参与竞争,最终却只能有一个同志得到这个岗位。
  二是“僧多粥少”,领导职数没有增加。“逢进必考”是改革的产物,有利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对防止进人上的不正之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用人单位没有进人的自主权,并且进人渠道唯一,审批非常严格,有的单位多年不进人,出现了青黄不接现象。成批同质化的年轻干部进入单位以后,往往很容易打乱原有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干部队伍结构,一批办事员或科员都堆在那儿,同一时间面临晋升,而领导职数却是固定和有限的,“僧多粥少”要靠自己消化,并且越往上职数越少,竞争自然就越激烈。如果引导不好这个职务晋升问题,就会导致恶性竞争,起不到激励队伍的作用,发挥不了“鲇鱼效应”,甚至会出现一山容不下群虎的现象,最后,就是虎吃虎,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三是严肃纪律,不敢冲红线。过去,干部多配、超配、高配等比比皆是,现在,随着“八项规定”的贯彻执行,干部工作纪律越来越严格,按照编制和职数配备干部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这样一来,在同一单位或同一机关部门就会聚集大批同质化的年轻干部,在非常可怜的晋升机会面前竞争的残酷性日趋突出,过去可能是二三人争一个岗位,现在可能变成一二十人争一个岗位,这种现象可能还会长期存在下去。一些年轻干部在职务晋升上看不到任何希望,就会自暴自弃,放弃追求。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干部队伍建设,不利于单位的团结和谐。
 
  二
 
  年轻干部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想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进步的领跑者,必须在起跑线上抢得先机,先人一步。那么,年轻干部在同质化的竞争中,怎么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做到“六个坚持”。
  一要坚持学以致用。年轻干部能不能把学校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是否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是年轻干部成长快慢的分水岭。在同质化的竞争中,有的年轻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