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权力中梗阻产生的下行原因及破解方略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胡赣江 日期:2014-04-22 11:06:32
  中梗阻现象的产生既有上级政策水土不服、上下级沟通不畅、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完善等上行因素,也有执行机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下行因素。本文重点从下行角度分析中梗阻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破解中梗阻现象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在政治学领域,下行概念一般被理解为公文由上级发往下级,意味着上级方针政策向下落实的过程。从权力中梗阻产生的下行层面看,下行概念应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中梗阻产生的特定群体,主要涉及机关部门的中层干部;二是中层干部岗位运行的特殊机制;三是中层干部岗位工作所处的特定环境。
  “中”是相对于“上级”与“下级”而言的。中层干部在单位扮演着上传下达等角色,特殊的工作岗位塑造了中层干部特殊的群体特点,比如业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同时深谙机关单位各种潜规则,因此容易形成中梗阻现象。所谓中层干部岗位运行机制是指在中层干部岗位有规律的运行中,影响这种运行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原理。相较于其他岗位,中层干部岗位运行机制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从权力行使看,有岗位权力集中性、权力运行独立性、权力属性排他性、权力行使选择性等特点;从岗位职责看,有岗位任务单一性、岗位业务专业性等特点;从服务对象看,有服务对象单一性、固定性等特点。另外,中层干部的工作环境有着与社会接触相对较少、岗位交流相对较少、权力监督相对缺乏等特点。以上因素导致了中梗阻现象的产生。
 
  一、权力中梗阻产生的下行表现形式及成因
 
  特定的群体、特殊的运行机制及特定的岗位环境导致中梗阻现象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政策执行“阳奉阴违”。主要表现为对上级政策缺乏全面深刻认识,或主观上不愿去学习领悟,遇事“打太极”、布“障眼法”,先斩后奏或斩而不奏,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只做上级看得见的“政绩工程”,不愿为群众办“费力不讨好”的具体实事,工作“含水量”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性执行。权力在运行中体现出扩张性和排他性等特点,即权力的运行总是具有突破既定权力边界向外扩张影响的倾向,并不断地保护和强化自身利益。在落实某项政策时,权力总是寻求执行有利部分甚至越界执行,而将其不利因素排除在外。二是权力监督的固化无为。现行的监督体制尚未将中层干部纳入监督范围,派驻的纪检监察机构也因履职受限而导致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加之特定的服务对象害怕报复等因素不敢监督,导致中层干部基本上成为监督的“真空地带”。
  工作推进“敷衍了事”。目前干部管理体制尚不够完善,特别是中层干部难以实现岗位交流或职级晋升,导致部分中层干部缺乏进取心,甚至心理失衡,转而专注于构建内部关系网便于个人牟利。这部分中层干部常常认为工作没奔头,长期处于“凭良心工作”“对得起这份工资”“挨到头就退休”的状态,“差不多”“基本凑合”就行了,满足于遇到困难就推诿、拖延或上交矛盾,再大的事“你急他不急”,毫无效率可言,缺乏紧迫感和大局意识。同时,这部分中层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