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灰色权力和灰色利益的遏制机制探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陈晓恒
日期:2013-06-06 16:01:14
近期,许多城市上空出现“灰霾”,阴霾随之在人们心头弥漫。同时,社会上一种“灰霾”现象更令有识之士忧心忡忡:遮掩腐败行为的灰色权力如何运作,肆意攫取的灰色利益如何滋生,暗藏玄机的灰色霉变又如何防范遏制?对此,有关部门要独具慧眼,驱散迷雾,不能让“灰霾”长期困扰我们。
一、灰色权力和灰色利益透视
近年来,各级纪委和执法部门高扬反腐之利剑,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这些有力措施在有效打击腐败的同时,也使得某些腐败现象因之从公开转入地下,产生诸多变种,赤裸裸的黑幕交易减少,而披上灰色收入外衣的谋利增多。笔者试从以下几个角度对灰色权力和灰色利益加以解剖透视。
一是借助外壳,权力变现。在现实中,一些官员用“灰色外衣”来自我掩护、谋取利益时,往往自己不出面,而是通过设置中间环节,将公共的财政资源转化为自己的财产。如嘉善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黄晓明,他弟弟经营一家房地产公司,成为黄晓明的“壳”。外表看,公司的股东是黄晓明之弟,但实质上,黄晓明才是这家公司经商赚钱的幕后老板和保护伞。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通过公司,实现权力变现,把公共权力变成了为私人服务的工具。此外,有的地方在集资猖獗时少数干部充当资金掮客,放高利贷,坐收渔利。一有风吹草动,迅速抽逃资金。
二是低价买房,中饱私囊。在当前房价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个别官员却总能以低价买到房子。这些打着“促销”旗帜的买卖,背地里却藏着权钱交易。前几年房价高歌猛进时,少数实权派利用职权圈房,只付小额定金,更有甚者连定金也不付,让开发商内部保留,坐地起价,或静等涨价,伺机倒卖,轻松获利。还有少数掌握土地大权的官员向开发商低价购房,如近来频曝的“房叔”“房婶”“房妹”等官员低价购房的丑闻……这些官员之所以对“低价买房”情有独钟,是认为这种“交易”既隐蔽又安全。
三是滥用权力,违建获利。少数握有实权人物占用集体土地,授意操纵有钱人,恣意侵吞溢价。近年来,全国各地涉及小产权房的非法建造、买卖现象比较严重,涉及小产权房的违法行为仍屡禁不止。浙江省奉化市数名个体户及工厂经营者假借工业用地名义蒙混审批,在农村集体土地上违章建造小产权房,向多个部门“联络关系”,5名干部被拉下水。小产权房建造买卖问题严峻,而管理的行政权力相对集中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分管城建工作的干部,没有把好内心的廉洁关,利用手中掌握的行政审批、施工管理、违法建设查处等行政权力谋取私利,以致泥足深陷。
四是倒腾土地,攫取暴利。少数干部玩弄权术,倒腾土地攫取了巨额收益。个别县城部分科局级干部倒腾地基建小别墅成风;招投标过程中,把商业用地悄然改变为商住用地;借土地整理之名,行套取资金之实。此类中饱私囊行为让人叹为观止。
五是伸手捞利,勾结营利。有的干部很有经济头脑,嗅觉特别灵敏,擅长捞取好处,不惜与民争利。前几年钼矿价格猛涨,部分干部暗中入股,参与开采,获利惊人,更有甚者在企业入干股。有的领导临近“退二线”,到企业任职,领取报酬,典型的“吃双份”。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