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社会和谐视野下创新社会稳定工作机制研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夏 行 日期:2013-04-19 11:36:11
  社会平安稳定是社会建设和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文化繁荣的同时,也因巨大的社会变迁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亨廷顿认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就是一个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衰朽的历史阶段(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当前,只有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创新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体系,建立常态化的社会防范机制、多元化的矛盾化解机制、动态化的危机管理机制、灵敏化的网络沟通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一、创新建立常态化社会防范机制
  社会安全最终要靠日常的防范,要靠健全的防控网络。只有建立起常态化的社会防范机制,才能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奠定基础。所谓常态化社会防范机制,就是以最基本的力量、最基本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进行最有效的社会防范和社会控制。也就是要围绕“警务前移延伸,警力下沉实战,警种联合处置,公众协同参与”的要求,加快构建起现代警务机制,织就全方位、多层次、高效能、常态化的现代治安防控网络。
  一是织就网格化的群防群治网。要有效动员和组织各种社会资源、各种群防群治力量,加强专职治安巡防队伍建设,建立以一定居住区域为基本单元的民间治安组织。通过构建灵活多样的网格化的群防群治网络,实现群防力量覆盖所有区域,依靠群众的力量有效维护社会安全。要创新发展以“综治工作中心”为抓手的基层平安创建联动机制,逐步在乡镇(街道)实行综治、司法、信访、安监等多家部门联合办公,实现联调、联防、联勤、联治。
  二是织就协同化的治安巡逻网。当前,随着社会犯罪日趋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加强日常社会治安巡逻成为有效防范社会犯罪的重要手段。要着力完善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巡逻体制,建立单位负责、政府监管、部门协同的治安巡逻工作机制,实现责任契约化。要建立全方位的警员巡逻防控网络,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推向街面路面,做到不漏防、不失控。要通过编织治安巡逻网,形成巡警密度合理、反应灵敏有效、作战互动协作、迅速封闭犯罪区域的防控体系,努力提高治安巡逻效能。
  三是织就智能化的电子巡更网。要整体推进治安信息化建设,加大对科技装备的投入,加快电子监控、自动报警、电子巡更系统等科技防范设施建设,努力构建以110监控系统为核心,以城区监控系统为重点,以要害部位、重点单位、乡镇技防设施为支撑,以城乡社区、单位技防为基础的技防大网络,实现社会治安电子化监控。同时,要建立电子警务监控保密评估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防止利用信息化手段泄露秘密。
  四是织就严密化的安全监管网。要加快安全生产地方立法步伐,制定完善各项配套的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健全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加快乡镇(街道)安监站建设,建立村(社区)、单位安监信息员制度,特别要加强对各类危险源的管理网络建设,努力实现处处有人监管、时时有人报告。同时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