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社会和谐视野下创新社会稳定工作机制研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夏 行 日期:2013-04-19 11:36:11
,要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促使企业安全管理上档次、上水平,努力降低事故发生率。
  五是织就人性化的管理服务网。外来人口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加强社会治安的难点。要积极探索外来人口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人性化管理的新办法,加快设立专门的外来人口服务中心,切实提供权益维护、法律援助、公共教育、就业咨询、医疗帮助等服务。要积极探索村委会、企业和外来人口代表组成的三方协商机制,通过加强服务、对话沟通等办法,逐步扩大外来人口在暂住地的相关权益,协调当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的人际关系,尽快让外来人口融入当地社会生态圈,自觉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创新建立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和冲突,我们应该致力于建设一个矛盾冲突能够得到及时化解、社会不良情绪能够得到有效消除的良性运行的社会。当前,利益冲突的多元化、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复杂化及其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上的多元化,决定了矛盾调处和纠纷解决的机制和手段也应当是多样性的。应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综合运用以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化解矛盾的新机制。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司法机关为主体,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为重点,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支撑,司法调解为后盾,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
  一是构建社会政策跟踪评估与调节机制。当前社会矛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公共政策与社会成员多元化的利益诉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一些地方在制定社会公共政策时,上下之间不衔接,现在过去不连贯,区域之间不均衡,导致一些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共政策缺乏认同,逐步使一些社会公共政策成为激发社会矛盾的源头和导火索。因此,要注意增强社会政策的普惠性,充分考虑和统筹兼顾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减少社会对抗。要建立社会政策公开论证机制,在各项重大政策和措施出台前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科学论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政策出台后及时向群众宣传、让群众了解,使社会政策从一开始就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要建立跨部门政策审查机制,特别是涉及群众重大利益和多个部门时,要联合各个部门会审,使新老政策连贯起来,区域政策协调起来,防止引起社会矛盾。要建立社会政策跟踪评估机制。评价一项政策,要以是否真正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大多数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根本标准,及时解决社会政策执行过程中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社会政策符合时势、顺应民意,真正成为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
  二是构建理性化的社会沟通系统。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植根于社会沟通不畅。有研究表明,80%的社会矛盾是缺乏理性沟通引起的。因此,要把构建理性化的社会沟通系统作为防止产生社会矛盾、解决各类社会纠纷的有效机制来抓。要构筑政府强力回应协调社会矛盾机制。要明确界定哪些社会矛盾必须由政府主要领导出面回应,第一时间回应;明确哪些社会矛盾必须由政府各部门联合回应,由谁牵头负责回应。各级政府要依据规定,对已经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矛盾,通过对话、谈判、商议等形式,及时做出回应,达到沟通情况、交换意见、消除分歧、化解矛盾、达成共识的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