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社会和谐视野下创新社会稳定工作机制研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夏 行 日期:2013-04-19 11:36:11
决问题,化解社会不稳定事件于未然。要建立社会态度调查制度,进行社会风险评估,形成社会风险评估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要完善社会监测机构,构建以统计信息调查机构和公安信息调查网等权威调查机构为主体,以社会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为辅的立体网状社会运行状况监测体系。尤其是要完善对于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问题的社会影响评估机制,及时了解相应的发展趋势、社会影响,及时预警,及时防范。
  二是加快建设紧急救援中心,构建快速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要加快建立城市应急管理中心,形成以公安机关为依托,以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和110报警服务台为主体,民政、医疗、供水、供电、环保、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指挥统一、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作为负责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应急求助的职能机构和组织指挥平台。从长远看,应增强危机管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独立设置以政府为主导、中心为龙头、警察为基础、社会组织为辅助的紧急救援中心。紧急救援中心直接对市长负责,全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服务群众紧急救助,组织、协调、指挥、调度相关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紧急救援中心内部建立专业化危机治理小组,执行紧急救援中心决策,提升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效率。
  三是加紧开展公共管理应急立法,构建危机治理的有效保障体系。当前应急管理机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究其根源,是缺少一部作为“龙头”的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法律。因此,要根据建立应急联动处置机制的需要,加紧制定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条例,从法律上规范政府应急行为,明确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确定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的地位、职责、权限,确保应急联动中心有效地调动各方面资源,及时高效、上下统一地应对和处理公共危机。要设立城市安全应急专项经费,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调配工作。要加强公共危机信息预测预报,让居民及时获取有益、可信、清晰和权威的信息,使政府的决策在民众中畅行无阻。
  四、创新建立灵敏化网络沟通机制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络发展迅速,为人民群众开启了一扇前所未有的交流窗口,同时也冲击着社会安全的防线,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政府要主动适应这一时代的变化和要求,积极作为。从这一角度看,政府主要应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维护网络稳定,确保网络安全;二是通过对网络的有效管理,为社会提供稳定的安全环境。
  从维护网络稳定的角度看,要加强网络舆论调控,不断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在手段上,既要合理运用行政引导、法律引导、技术监控等手段,也要注意通过创新网络文化内容、更新传播等方式方法,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形式上,可尝试开通网上新闻信息发布渠道、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建立网上科学理论研讨阵地、开设宣传热点问题论坛等,引导网民民意,形成理性、健康的“网络心态”。在制度上,要进一步完善网络文化市场经营和监管等方面的立法,建立专家评议考核制度,定期对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状况进行评定,对网络文化传播行为、经营行为进行监控和考核,以增进传播效果。要建立网上经营、网上银行等网上虚拟社会的监管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