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组织部门应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积极作为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汉勤 日期:2011-11-07 09:58:2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个复杂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有义务、有责任在社会管理创新上作表率、当先锋,引导、带动更多力量关注、投身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促进社会和谐之花遍地开放。
  组织部门在社会管理创新上要有所建树,首先应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从工作性质来看,胡锦涛总书记曾说:“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组织部门正是做人的工作的,建党90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经过不断的摸索、反复的实践,对于如何管理、服务好党员、干部、人才,组织部门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有比较深的体会。从公信度来看,长期以来,组织部门以公道正派、坚持原则的形象,在干部群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树立了较高的威信。组织部门开展工作,社会各界信任感强。从统筹能力来看,近年来,组织部门先后牵头开展了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等参与面广、影响大的活动,能比较好地整合各种资源,统筹开展工作。统筹能力正是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所不可或缺的。从创新思维来看,社会管理创新重点落在创新上,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有活跃的创新思维。组织部门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对自身的要求,有良好的创新传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综合各种情况,组织部门是有能力、有条件在社会管理创新上发挥作用的。
  要真正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做好,组织部门既要认清自身存在的优势,也应清醒地找准定位,避免走入误区。一要避免走入统包统揽的误区。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大命题、新命题,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目前在我国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整个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难度高,单靠几个部门、几个地方,不可能事事到位,比较公认的合理格局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方协同、社会参与”。因此,组织部门在开展社会管理创新中,要树立积极主动但不大包大揽的思想,树立真抓实干但不事必躬亲的思想,应以抓组织、抓宏观为主要思路,在职权范围内引导、动员好各方力量,统筹、调节好各种资源,合力开展工作。二要避免走入速战速决的误区。新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多、发展迅速、成立时间不长的国家,在社会管理上面临着问题多、解决经验少的双重困难,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方法必然是一个长期任务,组织部门要消除“毕其功于一役”的错误思想,树立打持久战的准备,开展工作时要着眼长远、面向未来。三要避免走入只干不说的误区。近年来,各级组织部门积极打造“阳光组工”,加大组织工作宣传力度,但“多干少说”、“只干不说”的情况在一些组织部门仍然存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干部群众关注度高,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显得更为重要。组织部门既要切实为社会管理创新作出自己的贡献,也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通过让各方了解来争取更多的理解、支持、参与。四要避免走入程序烦琐的误区。从国内外社会管理创新经验来看,凡是管用的、有效的,往往是程序简洁、方法简便的。程序复杂、环节众多的创新,效果不一定明显,也很难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组织部门要认真学习经验,走出在社会管理上越创新程序越多的怪圈,务求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五要避免走入就事论事的误

[1][2][3]